未来,中国大陆和旅游零售业务仍将是雅诗兰黛长期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8月18日,雅诗兰黛集团发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2023财年全年财报。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2023财年,净销售额为15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8.25亿元),同比下降10%。分别低于2021财年的162.15亿美元、2022财年的177.37亿美元。财报称,主要受中国海南、韩国等亚洲旅游零售的影响。
该财年公司报告净利润为1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53亿元),而去年的净利润为23.9亿美元。摊薄后的普通股每股净收益为2.79美元(约合人民币20.31元),而上年同期为6.55美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雅诗兰黛在2023财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恢复增长,报告增长1%,有机增长4%,达到3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2.81亿元);但净利润亏损3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2亿元),不足以与上年同期净利润5200万美元相比。
对此业绩,雅诗兰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abrizio Freda展现出了信心。其表示:“公司在第四季度恢复了有机销售增长,实现了预期。其中,EMEA和拉丁美洲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以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为首的亚太地区也强劲增长。”
此外,雅诗兰黛还预计在2024财年将恢复净销售额增长,同比增长5%至7%,并实现渐进式利润率复苏。
01
护肤占比逐年降低
香水表现出色
整个财年来看,雅诗兰黛的主要四大业务部分护肤品、彩妆、香水、头发护理净销售分别为82.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7.11亿元)、4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8.76亿元)、25.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87亿元)、6.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54亿元),同比增长-17%、-3%、0%、3%。
其中,护肤品业务超双位数下降比率,甚至超过了公司全财年业绩下降比率。雅诗兰黛称这主要是受公司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的持续挑战。雅诗兰黛、海蓝之谜、蒂佳婷等品牌在亚洲旅游零售中的表现持续低迷,但The Ordinary、M·A·C则分别在其明星产品及新品的推出中,在每个地区均实现了增长。而这些增长被其他护肤品在旅游零售渠道的下降所抵消。
△雅诗兰黛集团品牌矩阵
彩妆业务的下降,则是被雅诗兰黛、汤姆·福特和海蓝之谜在亚洲旅游零售以及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的表现拖累。M·A·C以及倩碧依旧保持良好。
香水业务则表现出色,在每个地区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虽然其净销售额与去年基本持平,但这也并不能否认雅诗兰黛、Le Labo、汤姆·福特、倩碧和巴黎基丽莲(Kilian Paris)带来的增长。持平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增长被在2022年6月30日终止许可证的某些设计师香水销售额所抵消。
护发产品净销售额增长的3%,则得益于最近推出的护发产品The Ordinary的净销售额增长。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雅诗兰黛2023财年的护肤品业务,不仅在增长速度上低于去年同期,在整体业务占比上有所下降。在2021-2023财年中,其护肤业务占整体业务的比例分别是58%、56%、52%;而香水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分别是12%、14%、16%。
02
亚太地区恢复增长
中国大陆业绩亮眼,增长36%
分地区来看,雅诗兰黛公司在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亚太三大区域的净销售分别为45.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8.91亿元)、6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18亿元)51.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378.12元),报告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下降17%,主要是由于旅游零售业务的净销售额下降及外汇换算的不利影响。其次是亚太地区,虽然其报告净销售额下降了4%,但有机销售额增长4%。财报称虽然受外币折算8%的不利影响,以及来自金融危机和COVID-19的挑战,但亚太地区恢复增长,尤其是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市场的增长为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的销售额不仅恢复了有机增长,并且在所有主要产品类别中的份额持续扩大,第四季度增幅增至36%。同时,在第四季度,雅诗兰黛在中国大陆的电商业务每月均取得出色表现,实现了超过30%的有机增长,在高端美妆的市场份额增长了2个百分点。
目前,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品牌的店铺直播销售额在天猫和抖音的高端美妆品类均排名第一。La Mer海蓝之谜在天猫奢品美妆品类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在京东相关品类排名领先。Jo Malone London祖玛珑在天猫和京东的奢品香水品类均排名第一。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更加缓慢和漫长的复苏过程,特别是在我们的亚洲旅游零售业务中。”尽管雅诗兰黛在财报中,多次提到旅游零售带来的压力,但其仍然看好以中国为首的亚太旅游零售市场,并进行了重大投资。如2023财年,雅诗兰黛在中国揭幕了两大全球科研中心及开设了在广州新的物流配送中心,以通过在产品和包装设计以及消费者和临床测试方面的卓越能力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