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在一个普通的周日和2023年告别。
这一年,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行业大复苏并未如期而至。今年前11个月,有5个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处于低个位数增长,7月、11月化妆品类零售额还出现了下滑。而化妆品进口额已是连续8个月两位数下跌。
需求端仍偏弱,行业整体增长承压是不争的事实。
人口红利、流量红利和资本红利纷纷退潮,粗放式爆发性增长的窗口已然不再。全球范围内的通胀背景,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福岛核污水等不一而足的外部波动,给化妆品企业带来一连串考验。
化妆品新规下的史上最强监管带来了行业的巨变,也让中国化妆品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时代巨浪之下,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批量倒下。这一年159万家化妆品企业吊销/注销、30+品牌黯然离场。
2023年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似乎并没有好太多。
但与此同时,消费端的新面貌和新趋势正在不断涌现。
2023年带着一种一切重新开始的氛围感,自由而又喧闹成为新年的基调。人们走向烧烤摊,走进演唱会,从CityWalk到体验特种兵旅游,年轻人用多元的方式奔向身边的小确幸,喊出“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一年,重回线下,成为行业关键词。人们最常用的购物方式还是电商平台,但有36.6%的人同时选择了“线下逛店”,高于直播间购物(21.3%)。
从夏天的“多巴胺”到秋天的“美拉德”,社媒平台上概念风潮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早P晚R、以油养肤、“适应原”等流行热点此消彼长。
以AI试妆、智能测肤为代表的美妆“黑科技”对美妆消费的影响不容小觑。数字化科技与美妆结合,成为探索美妆新的发展方向。
ChatGPT、元宇宙、AI……热点话题席卷而来,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巨浪。
消费市场的生态愈加复杂多元,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感性与理性并重,反馈在消费结果上则出现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的分化并存。
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与瞬息万变消费市场之下,如何应变破局成为了化妆品企业的年度关键词。
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加大技术、研发、供应链等基础建设,加固“硬实力”。包括珀莱雅、福瑞达、逸仙电商等国内头部企业均在今年宣布新建或启用研发中心,“新原料”“中国成分”“技术专利”在国货品牌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亦或是以精细化渠道运营和多样化消费者体验,从高歌猛进、追求速度增长,切换到追求质量增长,重塑品牌价值。
新一轮洗牌期下,及时调整策略的企业拿到了进入新消费周期的入场券,占领市场先机。这一年,国货美妆迎来“高光时刻”:珀莱雅首次在天猫双十一夺冠,打破了国际大牌近5年来的榜首魔咒;前11个月,韩束在抖音平台超越欧莱雅,取得断层式领先;资本市场,登康口腔、敷尔佳、锦波生物、润本等企业成功上市,CODEMINT纨素之肤、Blank Me半分一、melt season、海龟爸爸、杉海创新先后获得国际美妆巨头的投资。
这一年,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在去年的跨年夜,我们说过2023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份,是美妆商业竞争的重要节点,更是行业反思和调整的关键阶段。坚持什么,又放弃什么?考验的是眼光和勇气。
在2024已敞开大门的此刻,我仍要说的是,我们期待的不应该只有新年,毕竟,新的一年,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肉眼可见。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中国进入M型社会,中产阶级加速下沉,中底部呈现扩大趋势。
这些问题仍将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诸多挑战。认清现实,顺应变化,是接下来获得增长的关键。
新年意味着归零,更新,重启,向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外部环境乐观或悲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下焦虑,积极地行动起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本土化妆品企业在新的一年书写新的篇章,勾画一派新的景致。
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新的一年万事顺遂,祝我们。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