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计划」持续推行,联合利华瞄准长期增长韧性。
2月13日,联合利华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联合利华营业额同比增长1.9%,达到6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25亿元),净利润仅录得6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85亿元),下滑10.8%。
◤ 截自财报
01
美容、个护业务领跑,五大版块均实现增长
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司马翰(Hein Schumacher)在财报中表示:“根据增长行动计划,我们承诺做得更少、更好、影响更大。我们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并在2024年取得进展。主力品牌Dove、Comfort、凡士林和Liquid1.V.的表现尤为强劲。每个季度的销量增长始终保持在2%以上,今年所有业务部门都实现了正的销量增长。”
从不同业务部门来看,目前,联合利华业务共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美容与健康业务、个人护理业务、家庭护理业务、营养业务和冰淇淋业务,业绩占比分别为22%、22%、20%、22%、14%。
据财报,2024财年全年,五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基本销售额正增长。
◤ 截自财报
其中,美容与健康业务基础销售额增长最快,同比增长6.5%,达到1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02亿元),销量增长了5.1%,价格上调了1.3%。
联合利华表示,该部门的增长来自于核心护发和护肤产品组合的持续优化,以及高端美妆和健康产品业务的持续优势,这两个业务产品占美容和健康部门营业额约30%。核心品牌Sunsilk、Dove、凡士林、Pond’s、Liquid 1.V.和Nutrafol表现强劲。
从品牌来看,集团最大的护发品牌Sunsilk的增长率高达个位数,反映了其2023年重新推出和引入新模式的成功。继推出头皮+头发疗法后,多芬实现了高个位数的销量增长。TRESemmé在推出新系列后增长了近10%。清扬由于在其主要市场中国市场的增长率较低,增长率仅为个位数。
核心护肤产品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其中,凡士林、多芬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多芬护肤品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在巴西、墨西哥推出了身体精华液和三合一面部护理产品,新品最近又在美国推出。旁氏在2023年品牌更新成功后,销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高端美妆增长了中个位数,这反映出美国美容市场的放缓。其中,Hourglass和Tatcha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包括Paula's Choice在内的其他品牌则仅实现了低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新收购高端生物护发品牌K18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将从2025年2月起纳入潜在销售增长。
报告期内,集团个人护理业务营业额达到13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6亿元),增长了5.3%。这主要是由于除臭剂的持续强劲增长带动的。
占个人护理品营业额约40%的多芬,由于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全身除臭剂和沐浴露系列,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
洁肤产品的销量和价格都保持了较低的个位数增长。由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印度的挑战,Dove的良好增长被Lifebuoy和Lux的下滑部分抵消。
此外,财报指出,冰淇淋业务的分离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集团正在关键工作流程上取得进展,包括设立法律实体、实施独立运营模式和准备开拓性财务。
02
中国市场承压,加码电商与下沉市场
分地区来看,联合利华将主要业务区分为亚太非地区、美洲地区和欧洲地区,也分为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
财报指出,亚太非地区销售额在集团占比为43%,较去年下降1%,但亚太非地区仍为集团的第一大市场。报告期内,亚太非地区销售额实现3.1%的增长,达到260亿欧元。第二大市场美洲地区实现5.5%的增长,达到225亿欧元。
◤ 截自财报
亚太非地区潜在销售额增长率为3.1%,其中1.8%来自销量,1.3%来自价格。受潜在销量增长2.4%的推动,印度增长1.8%。这主要是由家庭护理和美容健康业务推动的,而个人护理业务有所下降。
除了食品业务之外,中国所有类别的市场表现疲软,中国市场的跌幅在个位数左右。
与许多国际集团类似,在市场疲软的背景下,联合利华正在转变策略制定的方式,将目标瞄准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渠道和低线城市的小型门店。
在东南亚,菲律宾和泰国的销量增长被印尼8.7%的下滑所抵消。下半年,集团采取了果断措施,纠正了渠道间的定价偏差,重新设定了零售库存水平,同时还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产品组合、品牌和竞争力问题。通过以上策略,联合利华希望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看到印尼和中国市场的正向变化。
03
聚焦核心品牌,买与卖并行优化布局
2023年10月,司马翰推出“增长行动计划”(Growth Action Plan),其核心要义是“业务聚焦”。该计划指出了集团30个强势品牌,包括14个“十亿欧元”品牌(即年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及16个有潜力跻身“十亿欧元阵营”的品牌,而这30个品牌贡献了联合利华超过70%的营收。
财报指出,2024年,联合利华持续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以取得利润增长。
去年3月,联合利华宣布剥离梦龙、和路雪等冰淇淋业务,并裁减7500个工作岗位。
6月,集团完成了对Elida Beauty的出售,包括20多个非核心美容和个人护理品牌,而这次交易为联合利华带来了8亿英镑的收入。
7月,集团出售净水企业净水宝和沁园集团的股权,彻底剥离了净水业务。8月,又拟出售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凯诗薇)和REN。
10月,联合利华将俄罗斯子公司出售给Arnest Group。此次出售包括联合利华在俄罗斯的所有业务及其四家工厂,以及其在白俄罗斯的业务,业务约占集团营业额的1%。
与出售相对应的是,联合利华持续的“投投投”和“买买买”模式。
去年2月1日,联合利华正式完成对生物护发品牌K18的收购,加码洗护赛道。
7月初,联合利华领投了由欧莱雅前高管Katy Cottam创立的女性护理品牌Luna Daily与印尼纯素美妆品牌ESQA,加码护理赛道与纯素美妆赛道,并试图进一步开辟印尼市场。
8月,联合利华风险投资公司Unilever Ventures领投了青少年美妆品牌Indu。9月,联合利华再次通过该风险投资公司参与了美国企业Create Wellness的A轮融资,后又参与了天然护肤品牌Oak Essentials的融资。
今年1月,联合利华旗下投资部门Unilever Ventures领投了奢华护肤品牌RAS Luxury Skincare的A轮融资。此外,HUL(联合利华印度分公司)宣布将以3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约25.6亿元)收购护肤品牌Minimalist,此举预计将成为印度DTC领域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之一。
近日,集团再次传来收购消息,多家外媒报道,联合利华拟以2.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0.78亿元)的价格收购主打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个护品牌Wild。
联合利华的增长计划还在继续。在刚刚过去的12月,联合利华发布最新增长计划,计划指出集团美容与健康部门旗下四个品牌将代替和路雪、可爱多、Ben& Jerry’s及梦龙四大冰淇淋进入集团30个强势品牌之列,四个品牌分别为OLLY、K18、Hourglass以及洗护发品牌Nexxus。
司马翰(Hein Schumacher)表示:“整个2024年放缓的市场增长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疲软。我们在2024年采取的措施,包括推出更新的GAP 2030战略、进一步投资品牌和推动创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在未来几年实现我们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