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
  • 阅读量:4652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刘娟

妆字号产品营收突破11亿元。

4月22日晚间,敷尔佳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突破20.16亿元,同比增长4.32%,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下降1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3亿元,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7%。

 
01
妆字号领涨业绩,线上营收首超线下

 
从业务结构来看,敷尔佳妆字号产品快速成长,自2022年业务首次超越械字号产品后,便一路领涨公司业绩。报告期内,妆字号产品营收实现11.64亿元,同比上涨7.49%,营收占比进一步扩大至57.72%,械字号产品微增0.27%至8527万元,占比总营收42.28%。

妆字号高营收占比的背后得益于敷尔佳今年产生4个年销过亿元的大单品,分别是敷尔佳清痘净肤修护贴、敷尔佳积雪草舒缓修护贴、敷尔佳烟酰胺美白淡斑修护面膜,还有敷尔佳透明质酸钠次抛修护液,该品在2024年销售额实现首次过亿。

从渠道端表现来看,2024年敷尔佳线下渠道营收为9.08亿元,同比下滑10.05%;线上渠道营收为11.08亿元,同比增长20.03%。

具体到线上平台类别,天猫和抖音仍是敷尔佳的主要阵地。其中,报告期内,前5大线上自营店铺占线上自营渠道销售收入比例约为85.43%,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而化妆品类销售收入约7.28亿元,占线上渠道收入的65.67%。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的财报中,敷尔佳表示:“未来一年,公司将重点发力线下渠道,包括OTC连锁药房、医院等专业渠道以及机场、免税商店等渠道,与春秋航空合作,推出机上空中销售服务,不断拓宽各渠道规模,扩大线下布局。”

从今年财报来看,敷尔佳线下渠道经销模式正不断完善优化,线下覆盖医疗机构、美容机构、连锁零售药店、化妆品专营店及大型商超等多元化终端销售矩阵。

不过,敷尔佳在财报“渠道风险”一栏中也谈到:“线下渠道方面,终端系统的覆盖范围广、管理复杂,可能出现库存积压、渠道冲突、价格混乱等问题。线上渠道方面,平台竞争日益激烈,线上销售费用持续增加。如果未来线上渠道的营销投入未能带来预期效果,将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结合敷尔佳近三年财务数据,线下渠道销售、占比正在逐年收缩,今年,线上渠道规模更是首次超越线下,从2022年占比总营收40.61%到2024年的占比总营收54.96%。

02
持续增收不增利,向轻医美赛道进阶

自带药企基因的敷尔佳自2023年8月成功上市之后,便一跃成为“医用敷料第一股”,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敷尔佳,业绩却持续面临增收不增利、增速放缓的境况。

 
通过梳理2020-2024年敷尔佳财报及招股书数据,不难发现,敷尔佳营收增速放缓的同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也在持续加大。最新财报点明,“本期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加大推广及销售力度所致;本期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销售推广投入增加所致。”

更早些,在2024年半年报中,敷尔佳也直指这一问题:“未来公司销售费用可能持续增长,若上述销售费用投入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则可能使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财报显示,本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0.53%,高达7.48亿元,主要系线上收入相关营销费增加所致,研发费用达3482万元,同比增长6.04%,研发费用率与上期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公司上海研发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聚焦于化妆品领域,将与哈尔滨研发中心构建起南北协同联动的创新研发格局,双中心合力聚焦原料深度探索、前沿新技术攻坚开发与创新性产品打造。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妆械协同”的双线研发战略,在化妆品方面,2024年陆续向市场推出了包括“敷尔佳酵能舒安水”在内的多款具有针对性功效的护肤产品;在原料研究方面,公司2024年完成“苦参碱水杨酸盐”“乙酰姜黄酮”及“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三款新原料备案。

在医疗器械方面,公司锚定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两大核心研发方向,以丰富Ⅱ类医疗器械产品种类、优化产品剂型为阶段性指导方针,同时为进军Ⅲ类医疗器械轻医美研发赛道,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3-10年长期战略研发规划。

在Ⅲ类医疗器械产品领域,敷尔佳在报告期内取得了重大突破,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已进入临床试验中期的设计确认阶段,为产品最终获批上市积累关键临床数据。

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统计,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整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境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4894家,同比增长6.23%。其中,可生产Ⅱ类、Ⅲ类产品的企业分别增长4.64%、16.67%,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态。

目前,已有多家本土美妆企业通过创牌、投资、推新等方式加码轻医美赛道,例如,贝泰妮通过投资威脉医疗布局“医美器械”,上海家化旗下品牌玉泽则通过推出两款械字号新品,进军医美术后修复市场。

不可否认的是,本土美妆企业正通过“功能性护肤品—Ⅱ类敷料—Ⅲ类器械”的进阶路径,逐步向医美产业高壁垒领域渗透。对于敷尔佳而言,销售费用的激增与研发效率的平衡仍是其盈利能力的核心挑战,长期来看,能否以研发驱动的差异化产品撬动医美市场,将是敷尔佳从“营销主导”转向“技术为王”的关键一跃。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