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3-21
  • 阅读量:48679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汪玮

    据消费者购买及使用洞察的专业调查机构Kantar Worlapanel的最新报告显示,与2009年相比,2010年全年在内需增加和价格上涨的共同推动下,快速消费品市场消费额增长了16%。

    随着现代通路重要性的继续扩大,消费者更加频繁地选择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KA购物。报告显示,台湾零售商大润发成为2010年中国零售市场的最大赢家。截止2010年年报12月31日的40周内,大润发在现代通路(包括超大仓储和超市)中的销售额占比达到6.1%,作为独立的零售品牌继续领跑快速消费品零售市场。

    沃尔玛集团仍居首位
    但好又多、家乐福市场份额流失

    沃尔玛集团(假设沃尔玛和好又多完全整合)在2010年四季度仍然保持现代通路的领先地位,拥有7.5%的市场占有率,并到达18.4%的中国城市家庭。随着沃尔玛和好又多的整合,集团凭借一定的优势超过了占有率为6.7%的华润万家。然而沃尔玛集团的领导地位相对之前的几个季度有所削弱。如果单独观察旗下两个主要品牌的表现,过去三个季度中,沃尔玛的零售店在现代通路中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但集团份额的丢失主要源于好又多。和第三季度相比,好又多在四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从3.0%下降到了2.2%。

    家乐福在2010年明显处于困境。Kantar Worlapanel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家乐福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停滞不前,在第四季度略有下降。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市场竞争,家乐福已经开始着手关闭一些城市的门店以提高竞争力。

    大润发继续布局二三线城市
    将面临更多来自对手的竞争

    作为独立零售品牌,大润发在2010年需抢占二三线市场的商机,在第四季度达到6.2%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以来大润发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二三线城市,在地级市和县级市不断扩大顾客数量。仅2011年1月,大润发新开的10家门店就有7家布局在二三线城市。

    据了解,为刺激内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更多转移到内陆地区及有待发展的二三线城市,本地及跨国零售商已经开始积极关注这些崭新的市场领域。目前,虽然大润发在这一市场占有优势,但中国市场的碎片化特点和绝对垄断优势的缺失为更多竞争者的进入提供了机会。

    “目前来看,内地中小型城市相对一线城市发展速度滞后,所以大多品牌商家尤其是国外零售商会首先占领一线城市市场,建立品牌认可度,发展成熟的客户群体。”沈阳某KA卖场采购经理苏志强分析道:“但随着更多品牌商家的入驻,一线城市市场越发饱和,为了追求更好的营业额增长率,品牌商家逐渐将视线转移到已经初步完成城市化转型的二三线城市”。

    以沃尔玛为例,截至2010年10月底,沃尔玛在大陆地区总计196家门店(购物广场187家,山姆会员商店4家,社区店2家,惠选折扣店3家),其中新增门店20家,仅2家在上海,其它都分布在如浙江、江苏、安徽、河北、河南、广东、云南、四川、湖北等省的二三线城市。2010年年底,沃尔玛又发起了专门针对中小城市的新业态Supermercado中小型超市,进行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全面扩张。由此可见,零售业态的竞争战也已然在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华润万家和中百集团
    领导本地零售企业快速扩张

    当然,在众多外资零售巨头云集的零售业态竞争中,本土零售企业也不乏佼佼者。从该项调查数据来看,华润万家和武汉中百集团表现不凡。其中,华润万家在继续推进重点城市中高端品牌布局的同时,并没有放缓在大众消费品市场的攻城略地,2010年在全国范围增开400余家门店,且其销售额全年都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华润万家集团(含苏果)销售额仅次于沃尔玛集团,位列第二。此外,武汉的中百集团也通过在湖北和周边省份的门店扩张,在第四季度市场占有率提升了0.3%。

    业内人士分析,这两家零售商在2010年的出色表现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他们采取积极并购和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战略。据苏志强介绍,华润万家基本走的是资本运作路线,通过采取并购、自建门店两手抓的策略,在江苏、陕西等省的二三线城市发展强劲。其中,区域市场多以当地零售企业为主,外地零售企业采取并购模式比自开店能更快地融入新的市场。而武汉中百集团则是凭借其先入为主的优势,较早落子湖北省各中小城市,站稳脚跟。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