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商超直供之后,近两年来专营店直供模式也越来越受青睐。有关专营店品牌代理商是否仍然被需要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行业人士的讨论。
与专营店渠道一起成长的专营店品牌代理商和终端店主,两者的际遇似乎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终端店主越来越受厂家重视,而专营店品牌代理商却日益有负重之惑,被冷落的情况时常有之 。特别是专营店兴起直供模式之后,专营店品牌代理商甚至被断言遭遇“存在危机”。事实上,如果能未雨绸缪,“自救”得当,专营店品牌代理商并不会被市场抛弃。
被动的“夹心层”
“品牌方任务量年年加码。广东某彩妆品牌去年在山东某地级市的任务量为100万元,今年不仅要求增长50%,而且要求先打款再发货。但代理商对专营店却存在赊销和账期,这需要经常垫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理商向记者大倒“苦水”。
此外,物流、人力、仓储、办公等经营性成本不断上涨,让代理商感受到较大的压力。以物流成本为例,两年前临沂至青岛发货1元/件,现在涨至2.5元—3元/件。针对专营店,部分代理商采取进货3000元以上则包物流费用、进货3000元以下则由对方承担物流费,藉此控制物流费用过大的问题。
“以前专卖店进1万元的产品,可享受5000元左右的产品配赠。但现在厂家政策有所调整,同样进1万元,只能享受2000元的产品配送。当代理商把这些政策向专营店延续时,大多店主均要求保持原有的配增力度。此时,如果为了持续合作答应店主,代理商得倒贴3000元的产品。假设不答应,则会丢掉生意。”
“减少成本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配送,但却不怎么行得通。”这种两难的状况经常会碰到。上顶下压、利润日薄的现实,让专营店品牌代理商头疼不已。“两年前纯利是10个百分点,但现在,代理商如果经常拿出政策配合厂家为店铺做活动的话,纯利只有5个百分点左右。”
话语权渐失 “中间人”被边缘化
“尽管专营店代理商担负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其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不容乐观。”谈及生存处境,跟专营店打了多年交道的山东逑美化妆品公司总经理杜昌龙,一方面对专营店代理商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对其未来有着深深的担忧。
中小代理商被厂家更换代理权的事情时有发生。记者在青岛采访期间获悉,青岛某代理商因为多次向广东某品牌总部反映存在区域窜货问题,结果却被区域经理撤掉代理权,并且没有太多解释。把该品牌当做唯一主力品牌苦心经营数年,渐有起色之后,该代理商因实力有限,最终等来被裁撤的结果。
同时,越来越多的厂家建立直达店家的物流系统后,代理商作为“中间人”被需要的程度降低,其作用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部分代理商因此沦为物流商,仅仅赚取3%左右的物流费。后直供时代,专营店品牌代理商的生存危机浮出水面。
自助者天助
“提升自身实力,强化内功,建立属于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网点,这样专营店代理商才具有话语权。”针对专营店代理商今后该如何突破自我,武汉利标日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标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代理商应该坚持“做透、做深、做细”,覆盖厂家直供覆盖不了的区域,提供厂家无法提供的相关服务,在仓储和人力方面加强、完善,达成规模优势。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部分代理商开始探路贴牌生产,自己开发品牌,以期寻找更大利润空间的同时,在市场中进一步主导下游客户。但这种形式并不被看好,部分行业人士认为,此举很难建立起一种扭转被动局面的新秩序,有可能因不断杀价、过分追求“短平快”而忽视产品质量等,导致市场越来越混乱。
杜昌龙认为,“代理商开店有优势,好发力,容易取得突破。除此,变换角色,做物流商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他还表示,代理商要学会提供增值服务和个性服务,比如为客户做咨询服务,帮客户诊断等。通过“量身定制”的服务,成为客户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