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0-01
  • 阅读量:2216
  • 来源|化妆品报
  • 作者|周琳娜

    历史的轨迹在小人物的故事里总会呈现得格外清晰。虽然出了梧州两广批发市场,黎柏坤也许算不上一个“人物”,但是每逢改革风云变幻,他的际遇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2002年的冬天对于黎柏坤来说似乎显得异常焦虑难耐,梧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旋风刮得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不出所料,这年年中来自哈尔滨的晓声广告公司入主并控股了他所在的奥奇丽集团,在国营单位端了27年铁饭碗的他也因此遭遇了下岗。

    这一年,黎柏坤48岁。

    如今已经56岁的黎柏坤经历过三次大的角色转变:从生产队队员到农科组组长、从百货公司的仓库保管员到日化厂的主任部部长、从下岗工人到批发市场的小老板,与前两次转变不同,黎柏坤下岗经商之路的开始充满着失落与无奈。但是与大部分5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黎柏坤能够积极地面对世事变迁,他说他没有五花八门的理想,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现有领域闯出一番天地。

    跌宕日化厂

    1975年,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百废待兴,毛泽东于年初正式启用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接手工作后的邓小平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方位整顿工作。为响应党的号召,钟山县商业局组织招工,在生产队表现优良的黎柏坤被招入钟山县百货公司,做起了仓库保管员的工作。

    从17岁插队来到钟山县,黎柏坤一待就是9年,这9年里他的心底一直有个声音:一定要回到梧州。25岁的某天早晨,黎柏坤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仓库,工作与平时并没有什么大不同,只是这一天他多了两个选择:调往梧州百货公司或者梧州日用化工厂。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常常报以极大的热情,黎柏坤决定去工业领域看看,他选择了日后曾以田七牙膏响彻大江南北的化工厂。终于回到了梧州,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这里经济的发展比钟山县快得多”,补充知识便成了初中毕业就再也没摸过课本的黎柏坤急于要做的一件事情。“白天工作、晚上读夜校,读了7年,7年后考上业余中专,又利用休息时间读了3年的中专。”勤于思考的黎柏坤总是想方设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工作,他期望能够干出一番“大事”。

    机会就这样不期而遇。他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百货公司的经验对日化厂的仓库进行了一次改革。“体积×密度=重量”,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公式,但是彼时日化厂的技术还停留在用秤称的原始方法上,黎柏坤将公式引入仓库,仓库的工作强度得以大大降低,此外他还为仓库里的货物排位定号,这些提高工作效率的举措让黎柏坤得到了第一次晋升机会:升任为副班长。此后,从副班长到班长再到科员和副科长……晋升的过程一直顺风顺水,“喝茶看报”成了每天工作的主旋律。

    黎柏坤没有想到“喝茶看报”的生活却暴露了国有企业当时存在的一个弊病:发展动力不足。当“国退民进”运动在整个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进行着的同时,梧州政府也开始谋划国有企业改制,早已更名为奥奇丽集团的日化厂被列入“好女先嫁”的行列。“单位被卖掉,我们这批老干部要被年轻血液替换下来。”有失落、有不甘心、也有不满足,黎柏坤带着百味杂陈的感觉与另外两个朋友合股开起了一家小日化批发公司。

    不在下乡,就在下乡的路上

    黎柏坤将批发公司起名为“恒丰日化”,“恒丰的意思是有恒心就能丰收”,这个名字在几年后因已被注册而更改为“恒杰日化”,但是无论是“恒丰”还是“恒杰”,黎柏坤始终都在用“恒心”二字勉励已到中年的自己。

    9年的插队生活和23年的日化厂工作经验,黎柏坤很明白“中国的市场在农村”,他虽然没有任何网点资源,但是他熟知梧州周边每一个县城的情况,所以从一开始,黎柏坤就坚持终端和流通两条腿走路。黎柏坤负责网点开发,“每天都是带着产品一家家地拜访乡镇客户”,此时乡镇的国有企业也相继进行了改制,这为恒杰日化创造了巨大的商机。“但实际上早期下乡是亏本的,货很难卖出去,没什么利润,平均下来一个月要亏5000元。”亏了半年,乡镇的客户常常私下里笑话他,“梧州是不是没人了,怎么老头子出来送货。”但是因为年纪大的原因,很多人也愿意相信他。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年,“两年里只要不生大病,基本上天天都在下乡。”也许是天道酬勤,黎柏坤平安渡过了下乡路上的两次重大交通事故,“最可怕的一次是人随车跌入了几米下的稻田,居然没有死,感觉命是捡回来的。”

    7年里,恒杰的生意则从最初的20多万元增长到了现在的过千万元。这期间,恒杰的股权经历了一次变动,曾经的三个人离开了一个,而由于资金受限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黎柏坤拿着很小的一部分股份退居管理层,由另一个家底雄厚的合作者继续为恒杰注入资金。如今黎柏坤已经不再经常下乡了,开辟和维护网点的工作交给了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引进品牌、制定销售政策、策划销售活动等,很明显,他仍然是恒杰日化的掌舵者。

    记者手记:

    记者第一次在梧州两广批发市场的档口里见到黎柏坤的时候,他牵头的梧州两广批发市场商会刚刚成立,他担任秘书长。时过3个月,记者在千里之外的武汉用电话再次联系黎柏坤时,他骄傲地告诉记者,“8月份商会举办了一次法律讲堂,邀请了梧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为批发市场的朋友们解决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如何与员工签订就业合同等问题,座谈会进行得非常顺利。”电话里,黎柏坤的喜悦之情难以掩饰。利润率下滑、流通市场窜货严重等已成为批发商们最为头疼的问题,黎柏坤组织成立商会的目的非常明确:构建交流平台、规范市场、以联盟的方式加强与品牌商谈判的实力。

    黎柏坤已经56岁了,记者问他打算什么时候退休,他说这要看国家政策和身体情况,“只要有发展的可能,便会一直做下去。”黎柏坤还像年轻时一样,对新鲜事物抱以很大的热情,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刚做生意的时候对A类客户的奖励是油和米等食品,如今已变成了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这很能体现我国农村的变化。”他说经商的过程让他能真实的感受到中国市场经济变化的进程,而这些变化给他的生命带来了永无止尽的动力。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