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24
  • 阅读量:56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吴思馨

从建立初期的单一品牌代理到多品牌代理,生意模式从代理品牌为主转向自有品牌为主,终端策略从代理商经销体系转为网点自营,公司成立9年时间中,和麦贺达从零起步,发展成为年营业额20亿元的进口品运营商。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其集团董事长宫正“走一步看三步”的商业头脑。

 

CBO记者 吴思馨 广州报道
 
每年的8、9月份,和麦贺达集团董事长宫正基本都“泡”在海外。这两个月中,他要与合作的品牌方负责人一一碰头,讨论出来年的方向和策略;9月份,正式方案给出;10月20日,所有方向策略正式发布;11月,细化于文件。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和麦贺达每年从12月份开始执行下一年的薪酬和渠道制度。


和麦贺达集团董事长宫正

“我们想要比别人快一步,必须提前规划。”和麦贺达集团董事长宫正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如今,和麦贺达2016年年营业额超过20亿元,自营、分销的进口日化产品覆盖全国市场,拥有电商、自营门店“和麦秀”、大卖场、分销代理四大渠道,代理进口品牌包括超过200个,其中口腔护理、女性护理品占比最大。

>>> 9年历经三大转折,自营品牌最艰难
 
和麦贺达成立时间不到10年,但发展速度比很多代理商公司快了不止一步。




2008年—2011年间,和麦贺达从单一品牌“皓蓝”开始做起,逐渐扩大品牌池,在2009、2010、2011这三年中,分别与韩国爱敬、无穷花株式会社、日本阳光会社、知礼美人、新华制药等诸多厂家达成战略合作。

这三年是和麦贺达建立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时期,即由单品牌运营转为多元化运作。

第二个转折,也是最艰难的一个转型时期,发生在2013年末到2014年初。当时,宫正看到自营进口品的巨大空间和利润,决定开始经营自有品牌。但这个决定遭到的不少反对,宫正告诉记者,首先,从国外品牌方角度来说,对其自营品牌是持有抵抗态度的,其次,当时的团队并没有多少自营品牌的经验,其三,如果要走这一步,与OEM厂家的合作,生产、铺货、渠道都需要股东投入很大成本,培育期长、风险高。

但事实证明宫正的判断并没有错。经营自有品牌后,公司毛利率同比翻番。“目前,自营品牌在公司内销售占比达到85%以上,这为公司的资本积累和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分析。

>>> “10支进口牙膏7支来自和麦贺达”
 



第三个转折点,是从2016年开始的。宫正告诉记者,2016年,他看到化妆品市场开始迈向扁平化,代理商开始沦为物流商的趋势。于是,当年开始,和麦贺达决定从代理商手中逐渐收回代理权,增加自营渠道,尤其是大卖场。

“我们团队的人员大部分出身终端,骨子里有做终端网点的基因。”宫正认为。




据了解,宫正本人最早在湖北丝宝负责大卖场渠道,随后又辗转田七等厂家,对终端动销经验丰富,而大润发、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也乐于见到品牌直接对接门店。因此,一年半后的今天,和麦贺达直营渠道包括全国性大卖场、屈臣氏、万宁等等,还包括线上电商渠道和2012年就开始运营的直营门店“和麦秀”。公司直营渠道产出占比80%,另外20%为经销商代理。

目前,公司代理品牌共分为9大品类,其中,口腔护理类和女性护理类各占比25%,是销售情况最好、增长最快的品类。仅口腔护理品牌就包括芜琼花、O-ZONE、舒比拓、施耐美等近20个品牌。宫正告诉记者,“可以肯定地说,全国每10支进口牙膏中有7支来自于和麦贺达。”

“未来,口腔护理和女性护理还将是增长情况较好且毛利较高的品类,另外由于中国大宗原料的上涨,进口洗衣液的价格将与国内洗衣液逐渐持平,有了价格优势,洗衣液品类也有发展空间。”宫正分析。

>>> 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5岁,拿“跑马”当团建



除了和麦贺达当前业务状况之外,《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采访宫正之前,从和麦贺达集团的微信公众号发现,这家公司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也很精彩。公司冠名了7月20日“中华红色跑”并鼓励所有员工参加,每季度还会鼓励员工拍摄微电影,某些品牌的代言人也直接“就地取材”,就连公众号上的公司日常也十分有趣。




“和麦贺达员工的平均年龄才24.7岁,我希望员工的父母能放心把他们交给公司,员工们能拥有好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这样才能保持坚持的状态,与公司一起持续、长远地走下去。”宫正认真地说:“日常工作中,我也希望他们没有太多束缚,通过微电影、直播玩得开心。”

不仅如此,在每年的9月份,和麦贺达专门设定了一天作为“礼孝日”,公司每年还会给每个员工的父母一比“礼孝金”,专门用于感恩父母。

类似的企业文化项目还有很多。可以看出,宫正相当关心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氛围,“我希望和麦贺达是一家包容的企业,给这些优秀年轻人一个让他们觉得开心、幸福的工作环境,这对公司很重要。”宫正强调。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