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1-06
  • 阅读量:569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吴思馨

面对卖场销量的连年萎缩,操持日化代理业务30年之久的蒋志坚第一反应是节流控制成本,第二步则开始把客户分为4个层次执行“立体销售”。目前来看,这两步棋的效果还不错——2017年上半年,普遍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大日化国际品牌在他手中达成两位数增幅,多层次、定制化的销售模式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的规模效应。

 


 
CBO记者 吴思馨 无锡报道



无锡商业大厦同进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同进”),和全国的日化快消品代理商一样,在新技术爆发带来的消费市场变革中,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这样三大问题:

第一,由于电商、精品超市等渠道的分流,公司客户门店的人流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消费者年龄层也逐渐老化,销售增长乏力;

第二,国际日化品牌处于迷茫期,新品、新包装对于销售拉动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在业绩压力之下品牌时不时还会往流通渠道放货,扰乱销售秩序;



第三,卖场周转情况不理想,给日化代理商的账期延长至60—90天,导致代理商资金成本提高。

而身处全国产出最大、消费能力最发达市场之一的江苏省,“地方特色”让无锡同进面临这些问题的严峻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同类型代理商。

就拿江苏无锡来说,近十年来工业企业的“撤退”和裁员带走了不少外来人口,整个“蛋糕”缩小不说,剩下的常住人口(大部分是户籍人口)的消费习惯受上海、昆山影响颇深,热衷于购买日化进口品——无锡红豆万华城负一层的精品超市转型新开张仅一个月不到,超市内的进口日化、化妆品区就完成了100万元销量。


△无锡商业大厦集团同进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志坚

但在严酷寒冬之下,无锡同进总经理蒋志坚并没有任凭外部环境“捏圆搓扁”,而是从精细化管理做起,继续用“学霸”姿态迎接新一轮消费变化的“大考”。

>>> 变迁,“学霸”迎来新消费“大考”



无锡同进和无锡亚细亚、无锡中百保洁是同一时代转资而来的日化代理公司,他们在看到上世纪90年代国营企业追求规模大于追求利润的风险后,用或“暴力革命”或“和平演变”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蜕变。

对于蒋志坚来说,当时百货公司批发部洗化经理的中高层职位,为他的转资之路提供了诸多便利。和当时的“老板”提出转资思路后,蒋志坚得到了全力支持,第一笔本金就来自以公司名义借出的100万元借款。新公司的起点也颇高,第一个代理的产品就是联合利华旗下的牙膏品牌以及美国金佰利。



到今天为止,无锡同进共代理了不下30个品牌,除出货占比最大的联合利华旗下清扬、力士、旁氏、中华、奥妙等品牌,还包括金佰利旗下高洁丝、舒尔美,此外还有强生系(强生婴儿、可伶可俐、大宝、嗳呵等)、汉高系(施华蔻、丝蕴、孩儿面等)、珀莱雅、曼秀雷敦、滋源、舒客、竹盐牙膏、威露士、滴露等等。

其公司业务如果按品类划分,则包括洗护、护肤、家清、母婴、口腔护理、女性护理、纸品、小家电等等,是典型的以多品牌规模效应补充低毛利的商超快消品代理商。二十多年发展以来,无锡同进一直是无锡规模最大的代理商之一。

蒋志坚把近25年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分为三个阶段——90年代是“产品阶段”,渠道和消费者没有商品概念,厂里拿到一张提货单,出了厂立马就能加4-5个点卖掉,“那个时代商品不丰富,只要拿到货就能卖钱,根本不愁货卖不出去”;到了2000年代初,外资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国内化妆品市场也由此进入商品经济阶段,他们不仅引进了产品,还引入了一整套宣传、陈列和终端营销方法;而现在,渠道分流严重,外资品牌开始迷茫、增长乏力。

“原来跟着厂方走就能有碗饭吃,现在要自己找碗,有自己的营销规划和思路,才能做好现阶段的生意。”蒋志坚对此深有感触。

>>> 解构,归纳4层立体销售模式
 


目前,无锡同进的代理区域包括无锡和常州两个地级市,网络遍布除国际KA之外的全部商超系统以及乡镇店。虽然代理渠道相对专一,但随着公司30多个代理品牌终端操作模式的分化,蒋志坚也将品牌细分为4种类型:

首先是“厂方主导型”,这一类客户由代理商和厂方联合销售,厂方负责大部分人员和终端行销方案设计,代理商负责配送产品到店以及一些货架维护等简单的服务工作。以这种方式做终端执行的一般是国际大品牌,比如联合利华,代理商利润薄、自主发挥空间小,主要起配合作用。

其次是“服务型”,代理商运作这类品牌的利润来自于两个部分:一是投资回报率,按投入资金的15%-18%来算;二是服务费用,即按照销售额收取4%-5%,包括人员、仓储、运输和开票费用等。“这一类生意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蒋志坚表示,公司一般会把资金和销售回报控制在6个月之内。

第三是“底价模式”,即厂方把利润空间让给代理商,代理商全权负责规划、营销、销售增幅、团队管理、终端活动设计等等。

最后是电商和乡镇深度分销。对于传统代理商来说,电商除了技术、流量难题之外,如联合利华这类的国际品牌自己在大电商平台有通路,不会再授权给代理商运营线上。因此,电商对于无锡同进来说暂时还只是一个尝试方向,并不是主攻点。至于深度分销,主要依靠代理公司自己的团队,而且乡镇店对代理商的要求没有国际卖场那么高,因此也有利可图。

“有立体化的销售模式,才能应付更加复杂的市场变化,'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子在寒冷中能忍耐更长时间。”这是蒋志坚多年来总结的心得。



分模式经营的效果明显,无锡同进的珀莱雅品牌年出货在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达到30%。即使是联合利华这种增长乏力的国际品增幅也达到两位数,当然,这个成绩也包括厂方自己的努力。据了解,联合利华公司近两年来控制市场、维护价格的动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用于直营卖场和批发市场的费用投入被削减,同时,这两个板块的销售指标也被调整到了合理区间。

>>> 定位,“控制万元销售成本”是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操作模式的细分,无锡同进在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出货额仍维持增长。但蒋志坚告诉记者,未来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公司接品牌会相当谨慎。产品特色、区域销售样板以及厂家合作条件,是他目前最为看重的三个因素。

除了生意模式区分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几乎可以代表商超渠道代理商的观点——“代理商的核心竞争力是降低万元销售成本”。这句话的意思是,同样达成“一万元”销售额,代理商一定要想办法节流成本。因为手握联合利华这样的品牌,一旦成本高昂,代理商就无利可图。

如何压低成本?蒋志坚的思路是首先降低仓储和物流费用,对于经销产品大多为大体积快消品的代理商而言,这一板块的成本占比最大。



为此,无锡同进在2008年一次性购买了面积达10000平米的仓库,也就是说目前仓储租金费用为零。此外,和无锡亚细亚、苏州百润的做法类似,公司也对仓储人员实行“包车到户”制度,按照公里、运输立方综合核算物流人员工资。目前,同进每名驾驶员都能拿到20万元年薪,在公司制度的激发下,没有增加运力的同时运输量却翻了一番。

“控制万元成本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蒋志坚对此颇有信心,“这样一来,别人挣不了钱的品牌我们还能挖出利润,面对零售门店的压榨,我们也有足够空间来缓冲”,这就是无锡同进多年以来的生存之道。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