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化妆品店的洗发水占比,竟能达到24%?100元+的洗发水可以在县城很畅销?原来,化妆品专营店仅靠洗发水这一单品,就能弥补回不少利润空间。
CBO记者 陈媚 凤城报道
1995年,从玻璃建材行业跨界到化妆品行业的关英,在凤城市区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截止到目前,她所开设的凤城三原色化妆品连锁店已有15家。
“90年代正好碰上时代机遇,丹东百货站、供贸站改革,而那时的化妆品基本都集中在这两大系统,因此一经解散,就造就了个体户的诞生。”谈到丹东化妆品行业的兴盛,关英向记者解释道。而她,自然就是这些“个体户”当中的一员。
“内忧”人口有限,“外患”电商收割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曾经兴盛一时的东北化妆品市场,但目前让整个东北最难受就是人口。”聊起南北方市场的不同,关英直言,人口是导致市场急剧缩小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她所在的凤城县,又尤其明显。
关英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一方面,凤城县所辖乡镇虽多但距离遥远,例如最近的为60公里;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年来的交通越发便利,高层次消费者更多前往丹东市区消费。“如果周六、周日去丹东,几乎都得提前三天买票,因为距离丹东14分钟车程非常方便。”关英说道。
因此,虽然官方报道凤城县拥有60万人口,但地域分流严重,在凤城消费的人群不过市内的15万人口,外加周边乡镇的1万人口。这一部分再剔除男性、老人、儿童,凤城县的化妆品有效消费人群基数非常小。
市场有限,那便只能加强深耕力度。关英向记者透露,凤城县的整个商业中心,仅仅三条街、三条路,但三原色门店在此就布局了7家。因为布局早,同时2015年收购了同行的2家小店,三原色门店的生意做得还算不错。目前,门店有11家都开在凤城县商业中心区。
不过,关英也向记者“吐槽”,伴随着近年来护肤品牌在CS渠道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门店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尤其部分品牌,线下帮忙做好新消费者教育,结果线下断货,但线上官方旗舰店却供货不断,韭菜就这样被割了。”聊到这一话题时,关英显得有些不悦。
除了时不时在为品牌的线上销售“做嫁衣”,一些品牌的价格体系管理,也让她非常头疼。
“你能想象吗?一些品牌的产品线上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比我们的拿货价格还要低,甚至还会多送不少中样赠品,这些福利都是线下CS渠道所没有的。”说起CS渠道护肤品牌的难处,关英直言不讳道。也因此,门店已经两年没有接新品牌,店内也在不断砍条码,“因为电商和微商冲击太大”。
十五年前就卖百元洗发水,洗护业绩弥补护肤下滑
好在,有一点让关英略感欣慰,在这时,对当地消费者培育多年的洗护发习惯发挥了作用。
由于推广品牌早,消费者对于三原色门店的洗发水尤为认可。关英告诉记者,当地消费者的洗发水基本都在自家门店购买,一次性可能就买6、7瓶洗发水。她回忆道:“早在2003年左右,门店便开始销售高端洗发水,当时就有单价100多的产品,销量还不错。”
根据她的介绍,培养洗护多年,到现在门店这一品类的产品单价仍可过100元。而自家系统不少品牌也是直接与厂家合作,单个品牌年回款在20-30万元以上。据了解,仅仅就洗发水这一个品类,就在其系统中占比24%。
当然,关英也表示,开店之初就特意培养洗护习惯,一方面是当地消费者喜欢,另一方面则是平衡系统的利润空间。只是没有想到,多年后洗护的培养,会弥补系统主要品类——护肤产品的不少利润空间。
员工薪酬高出同行30%,青睐“放权”管理
虽然到目前为止,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基本完善,业绩增长也较为稳定,但关英也告诉记者,此前为了改革,也经历了不少“辛酸事儿”。
2012年,当时的门店面临着产品陈列混乱、门店管理不到位、老员工思维滞后等问题,以及由此直接导致的业绩下滑,关英便开始想要对2008年建立的组织架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由于预期会出现不少员工问题,因此改革前,关英特意将薪酬提高至高出同行业30%的比例。
然而,即便如此,改革涉及到的不少老员工,依然选择了离开。关英向记者坦言:“当时,一个在公司呆了16年的营运经理离开时,心真的整整痛了3个月。”随后的6个月里,又有4个10年得老员工纷纷离职。
可是,难过归难过,关英也表示,自己也知道企业要往前走,有时候必须忍痛去做改革。对于一家公司来说,门店管理改革太注重“情谊”,就会导致老员工固有化、新员工进不来,如果新鲜血液缺少,公司的固化就会越发严重。
接下来,关英表示,一路走来经历过不少坎坎坷坷,自己也正在考虑实行股份分红制,好好回报一下员工,尤其是10年以上一直坚守在门店的“功臣”。
与此同时,关英还告诉记者,并不想延续“家族生意”的她,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放手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对于门店,她也希望可以“放手”做管理。
她表示,放权管理其实一直是她的风格,其很早就在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独立自主性。比如,就在记着采访前,她刚去了美国半个月,出国的时候没有看手机,门店事务基本交由经理做主,然后再向下一层层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