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独家报道COTY上海办裁员引发基层员工维权抗议事件(《巨亏2亿 科蒂在华大幅裁员引发抗议》http://www_php168_com/bencandy.php?fid-2-id-17752-page-1.htm)引发行业关注,特派记者跟踪报道事件进展,纠纷始作俑者的外资企业第三方劳务派遣制问题浮出水面。
经过5天的漫长等待,COTY公司上海办事处员工维权行动终于获得了新的进展。COTY公司下发正式文件:对于上海办事处员工工龄和工资计算问题,将按照原丁家宜公司人事档案系统记录进行核实和执行。此外,社保金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补缴,独生子女补贴和10、11月奖金合并补发所产生的超额个人所得税等问题, COTY公司均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予以满足。
可见,COTY公司对于上海办事处员工提出的主要维权主张都予以了正面回应,多数员工目前也恢复了正常工作。然而,部分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进入原丁家宜品牌的员工依然提出质疑:公司只承认其所在第三方劳务公司工龄,而非其在COTY的实际工龄,由此导致双方在社保缴纳金额方面仍存分歧。
COTY公司正面回应 上海办基本复工
在COTY公司高层与上海办员工谈判结束后,经过3天的“缄默期”,1月21日11时25分,“COTY上海维权小组”再次更新微博,将“COTY公司致上海办全体员工回复”的文本图片上传网络,至此,COTY公司对于上海办员工维权主张做出了正式回应。
“致上海办全体员工关于1月15日员工沟通的回复”文件中,COTY公司对于上海办员工提出的主要问题拿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关于工龄工资及计算,将按照员工在原丁家宜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规定条款为准,具体工龄以公司人事部门系统记录为准。如果员工实际情况与公司记录工龄不一致的,员工可提供自身的举证材料发送到窗口处理,经核实后,其工龄以核实后为准。
其次,关于员工社保补偿问题,COTY承认收购丁家宜公司前确实存在部分员工社保未缴纳的历史遗留问题,其将与上海社保机构协商,并在社保机构允许和可接受补缴的最大范围内为员工补缴社保。同时,COTY公司承担收购活动法律责任范围内的社保缴纳责任,对于原公司社保缴纳责任下,目前的社保机构无法允许和接受的补缴,COTY公司承担,一旦未来政策许可,将按照届时的政策为员工补缴。对于员工独生子女补贴问题,COTY公司会按照相关规定为上海办员工补发该独生子女费补贴。
另外,COTY公司对细节问题也做出承诺,会承担因10、11两个月奖金集中在一个月发放导致员工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部分,将在下月工资发放时一并补上。
在COTY回复上海办员工文件公布之后,CBO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几位COTY上海办维权小组成员。身份证显示为1973年出生的COTY上海办某中层告诉记者,COTY公司最终的处理方式基本达到员工的要求,大部分员工已经恢复上班,由于原丁家宜员工归属地有上海、深圳两个城市,从而导致社保金缴纳产生一定的困难,“好在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主要是事前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不畅。”该员工的语气显示出问题解决之后的轻松。
一位70后员工在拿到应得工资和奖金之后,选择了与COTY公司“和平分手”,他表示,COTY上海办在换了新领导之后,新同事逐步架空了老员工,由于没有销售工作可做,很多业务员和销售美导没有提成,只能获得最低的保底工资,“公司还是在变向裁员。”
原隶属于丁家宜深圳区域的上海办员工对此次COTY公司的解决方案心存疑虑,他与原丁家宜公司是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协议,此次COTY公司虽然承诺补缴一切社保金及相应奖金,但是他目前还没收到任何书面通知,而且在深圳补缴社保短期内也无法进行核实,“目前上海办商超部门的员工是恢复上班了,但是卖场部门的情况还不明朗。”
第三方劳务派遣制:纠纷的“始作俑者”?
目前种种迹象显示,随着COTY官方回复的发布,上海办员工维权活动基本告一段落,COTY上海办的工作基本恢复正常。然而,处于弱势群体的员工一方依然存在诸多疑虑和不满,这些问题的纠结之处直指原丁家宜公司采用的第三方劳务派遣用工制度。
就在COTY公司官方回复文件发布当日的14时15分,“COTY上海维权小组”就发布微博予以回应:“公司答复文中发现以下问题:关于工龄,公司只承认第三方工龄,员工实际在COTY工龄未得到确认;频繁更换劳务派遣公司以此规避推卸责任,导致员工无法主张工龄权益。可见:公司只承认2011年后的工龄,做为员工你满意吗?”
紧接着,16时24分,第二条微博上线:“关于社保,诚如公司发文所言,知悉员工存在社保问题,那么是否在COTY收购过程中已经做了预案,保障员工社保;如若没有预案,那么丁家宜全国数以千计的员工社保问题将如何保障;已经构成的无法补缴现状,现在明确不进行赔偿,那么是否是公司有意为之,以规避法律责任?”
记者与原丁家宜公司的一位中层领导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原丁家宜公司招聘的一线员工例如业务员、区域经理等均与劳务派遣公司签定第三方劳务协议,即劳务派遣公司与一线员工是劳动关系,而与用人单位丁家宜只是劳务服务关系,这些员工的工资、奖金、企业福利等方面的待遇远低于丁家宜的正式员工,“一旦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或转制裁员时,第三方劳务派遣的员工将首当其冲,而且没有与用工单位商讨的余地,这也是多数外资公司转嫁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常用手段。”
但是该知情者也对COTY公司此次大规模缩减一线员工的做法表示疑惑,他认为,在丁家宜受竞品挤占市场空间,销售额大幅下滑之际, COTY公司更应该依靠销售人员、业务员和区域经理加强终端维护和销售拉动,“即使裁员也应该首选办公室基层员工,大幅裁减一线员工的做法显然有悖常理”。
从目前了解情况来看,COTY公司放弃丁家宜品牌的可能性不大,该知情者分析,COTY此举有可能是为了集中资源维护优质终端,然后将其他市场终端维护工作下放给代理商和分销商,减轻公司负担,并强调,“如果真是这种思路,COTY公司就必须在返利政策方面让出更大空间,否则合作伙伴不会有太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