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记者 何辰
那么,国内对于湿纸巾品类,相关法规如何规定?是否存在同样的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又在其中添加哪些防腐成分呢?
澳媒: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过敏反应由4%升至15%
据ABC的报道称:南澳政府透露,国家提供的数据表明,在2005年,只有约4%的测试者对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出现了过敏反应;而最近一项测试中,却有15%测试者对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存在过敏现象,一些品牌的湿巾就含有这种防腐剂成分。(ABC新闻源: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6-26/wet-wipes-spark-health-warning-in-sa/6575160#userconsent#)
南澳卫生厅长斯耐林(Jack Snelling)对媒体表示,当地出现的皮肤炎病例有所增加,“许多使用湿纸巾的人出现了手部皮炎等甲基异噻唑啉酮过敏反应,其中,母亲和婴儿是经常使用湿巾的人群。”
在上述媒体报道中,一位26岁女性贝菲尔德(Danae Belfield)在使用湿纸巾后出现严重的反应,为此,她不得不去Flinders医疗中心的急诊科接受救治。贝菲尔德说,“在过去的14个月中,我身体的大部分皮肤出现了奇痒难耐的皮疹,而用于擦拭脸和脖子的湿巾加剧了我的症状,我因此在三周前住院。斑片试验(一种皮肤过敏试验)确认了我对甲基异噻唑啉酮存在过敏反应,之后我便停止使用含有该防腐剂的产品。”
该报道还称,去年3月,《澳洲医学杂志》(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发表的相关研究显示,甲基异噻唑啉酮过敏反应在两年内已经从低于4%上升到11%。研究人员认为,该防腐剂已成为过敏性接触皮炎最常见的原因,而且发达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过敏患者。
Flinders医疗中心皮肤科的戈登(Lynne Gordon)博士表示,“患者通常在与过敏原接触两天或两天以上,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如果接触不断,过敏反应就会一直存在,一般持续一到两个星期。”
国内标准要求低:市面上多数湿纸巾未全成分标注
那么,上述过敏隐患是否也存在于国内湿纸巾产品中呢?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走访武汉市内商超,发现维达、心相印、好奇、嗳呵等品牌的湿巾产品包装上,均未标识出产品所含防腐剂成分,多数只标识了“水、无纺布、保湿剂,精华”等主要成分。
据我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 》,对产品的标识要求只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标明执行的卫生标准号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等内容,并未要求全成分标注。
另据我国GB/T 20808-2006《纸巾纸(含湿巾)》国家标准,对产品标识的要求也并未包括“全成分标注”这一项。
事实上,早在2010年1月,国家有关部分曾在北京召开湿纸巾标准研讨会,恒安、宝洁、金佰利、强生、花王、洁雅、维达、东冠、小护士、韩东、艳胜等湿巾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该次会议。该会议讨论确定了标准内容的初步修订方案,在原标准湿巾内容的基础上,拟修订内容包括范围、分类、技术指标、外观要求4部分。然而截至目前,新修订的国标并未出台。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的多位国内生产湿巾产品的品牌负责人均表示,国标对湿巾产品并未要求“全成分”标注,但出于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企业自觉“全成分标注”将成为一种市场发展趋势。
艾芭薇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CEO曹景春告诉记者,即使产品成分并未全部标注在包装上,消费者也可根据自身体验和“百度”相关知识去区分产品的好与坏。“真正想要做好产品的企业,一定是要靠产品说话的,产品品质是企业、品牌与消费者达成信任的关键。”
福建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工程师杨秋菱也表示,化妆品中必须添加防腐成分保证其不变质,对于湿巾类的产品,该公司旗下儿童品牌小浣熊选择传统稳定、温和无刺激的防腐配方。
甲基异噻唑啉酮致敏率提高并不是绝对的,关键看配伍
福建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资深技术工程师罗发松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湿纸巾本身由液体和无纺布组成,防腐相对困难,“防腐成分加多了容易产生刺激,加少了又难以保证产品不变质。”其强调,因此,对于湿巾这类直接与面部等身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一般选择多种温和的防腐组成成分。
罗发松介绍,一般情况下,化妆品中的防腐成分不会只有一种,而是多种成分组合达到“广谱防腐”的作用。“各种防腐剂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没有一种防腐剂能够抑制一切腐败性微生物,所以应将不同作用范围的防腐剂配合使用。”据其介绍,一些成分组合,每一种只要平常用量的一半,可以产生效果更强的协同效应。
对于澳洲政府此次“通缉”的甲基异噻唑啉酮(MI)防腐成分,罗发松告诉记者,这一成分在欧盟有争议,因此现在企业用的比以前少了,“但‘甲基异噻唑啉酮+苄索氯铵+IPBC’,这种‘防腐剂+杀菌剂+防霉剂’组合,其实很省钱实用,性价比高,过敏率也极低。”
据其介绍,传统的甲基异噻唑啉酮(MI)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CI)复配的刺激性是挺大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复配方案都具有刺激性。“曾有皮肤测试用0.1%甲基异噻唑啉酮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MTI),其中MT快达到0.009%的量,皮肤斑贴测试完全没有刺激性;同样的含量用到洗沐产品中,眼睛测试完全无刺痛感,甚至可以做到无泪配方。”
罗发松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最安全实用的“防腐剂+杀菌剂+防霉剂”组合,是“布罗波尔+苄索氯铵+IPBC”、“双咪唑烷基脲+苄索氯铵+IPBC”这两组,也常被用在湿巾产品中。
据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化妆品中对甲基异噻唑啉酮(MI)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