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的译名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有音译、意译、音译结合和创造性翻译等。在翻译化妆品等美容用品时,除了要反映商品的属性,还应尽量做到形式美、意境美和创意美的完美统一,在给人诗情画意般的感受之余,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的目的。《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此次从译名的形式美、意境美和创意美三个角度盘点下各大外资化妆品牌的中文译名。
形式美
外国化妆品牌在译名中较多采用音译的方法,即根据其目的语发音用近似发音的汉字进行翻译。比如Maybelline美宝莲、Bobbi Brown波比布朗、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Vichy薇姿、AnnaSui安娜苏等。但品牌在翻译时也会注意商品名称的音韵美和字形美,比如使用了较多的“芳”、“黛”、“诗”、“兰”、“玉”、“姿”等汉字,来迎合广大女性的消费观念,比如Chanel香奈儿、Lancome兰蔻、Avon雅芳等。
有意思的是,刚被宝洁打包卖给科蒂公司的彩妆品牌Max Factor其中文译名出自民国才女张爱玲之手,据说当时并无中文译名的Max Factor因鲜活亮丽的颜色及好莱坞影响力,受到了女士们的狂热追逐,买了Max Factor的Tru-color口红的张爱玲,给了它一个流传至今的译名——蜜丝佛陀。在看她来,“蜜丝佛陀”尽管是来自好莱坞的品牌,中国女人也应当给其赋予独特的韵味,蜜——蜜甜可人;丝——如丝细腻;佛陀——觉悟人生,简单四字,描绘了民国女子独有的别致韵味。
无独有偶,联合利华旗下的洗护品牌夏士莲20世纪10年代进入中国时,是文化界名人、商务印书馆大功臣张元济把英文商标“Hazeline”译为“夏士莲”,并将“Hazeline Snow”译为“夏士莲雪花膏”,这两个信、达、雅的译名就这么流传了近百年。
意境美
意境美主要指商品的名称可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比如欧莱雅旗下高端护肤品牌BIOTHERM碧欧泉,Bio-意为皮肤的生命,-therm是指其产品中的有机活性因子是来自法国南部山区的一种矿物温泉,其汉译名既结合品牌内涵又给人清新之感,可谓音形意的完美结合。再比如法国护肤品牌Uriage依泉,也是阿尔卑斯山中一个温泉的名字,据说那里的温泉专门用于治疗皮肤问题,所以其汉译名并未直接使用音译,而是在其基础上结合了品牌的成分和功效等。
还有雅诗兰黛旗下护肤品牌Origins,本意是起源的意思,但结合该品牌“天然为本,科学为证”的理念,翻译成悦木之源实在是很巧妙。类似的还有雅诗兰黛旗下顶级品牌La mer海蓝之谜,La mer在法语中是大海的意思,汉译名结合原意的同时还传递出品牌高贵神秘之感。
创意美
创意美主要是指商品名称采用了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真实而又传神地反映出商品的属性和效用。比如来自美国的化妆品公司Revlon露华浓,译名是来自李白描写杨贵妃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音义并重,给人一种高贵艳丽之感。
还有亚洲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来自日本的资生堂集团,英译为Shiseido,但中文名取自《易经》中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涵义为孕育新生命,创造新价值,该译名非常符合其公司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相结合的宗旨。
再比如LVMH旗下彩妆品牌make up for ever曾使用过一个非常古典的译名——浮生若梦,这一句出自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仅传递出商品的内涵,还使其强化、升华并达到美的境界。后来该品牌被广泛称呼为直接音译名玫珂菲,反倒失去这种意境了。
CBO见习记者唐雅倩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