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商总局对国内市场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检,在503 批次商品中,17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4%。国外政府招架不住中国网购假货,AAFA美国服装鞋类协会致信USTR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建议将淘宝列入黑名单,以惩罚中国电商纵容假货纵横。
CBO 见习记者 刘珽玉 整理编辑
记者从工商总局的公告了解到,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国美在线、唯品会、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国内主要电商平台上,共有503批次商品被抽检。其中4批次商品为“三无”产品,2批次商品经生产厂家确定为假冒商品。
网购产品35%不合格,三分之一来自阿里巴巴
经检测,共发现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约占93%,仅标志和说明不合格的约占7%。对于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工商总局已责成相关省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依法查处。
在172 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中,其中38 批次在天猫销售,占比22%;而京东则有29 批次不合格,占比19%;淘宝有19 批次不合格,占比11%;唯品会不合共批次为 14,占比8%;亚马逊中国有9 批次不合格。实际上在172 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中,天猫和淘宝合共占比三分之一。
早在2014年下半年,在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到2016年10月8日,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简称工商总局)公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显示,淘宝旗下的天猫依然是不合格产品最多的电商网站。
淘宝被列入“恶名市场”
中国电商领域因假货已经引起了国外政府的高度关注,前不久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 (简称AAFA)美国服装鞋类协会致信U.S. Trade Representative’s Office (简称USTR)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希望USTR 再次将阿里巴巴及淘宝列入“Notorious Market (恶名市场)”以惩罚中国电商平台。
而且这并不是国内假货第一次“丢人”到国外。去年五月,伦敦警方查获一批集装箱,箱内含有超过4700种仿造M.A.C品牌的假冒彩妆,种类包括粉底、唇彩、眉笔、眼影和阴影粉等。去年9月,韩国国内查获了产自中国的8万多个赫拉气垫假货,金额多达36亿韩币。
而且,去年双十一刚结束,电商领域假货泛滥的就消息频频传出,今年的双十一又近在眼前,电商帝国阿里巴巴在狂欢之余或许也有必要思考一下假货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