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9日),两条化妆品相关的话题霸屏微博热搜,内容竟然都和“倒闭”有关,事情真假到底如何?
CBO记者 张慧媛
昨日(10月9日),“The Ordinary倒闭”和“SKINFOOD倒闭”的消息在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平台迅速扩散,因为品牌知名度和新闻话题性具兼得,获网友热议。
截至昨日晚间,“SKINFOOD倒闭”冲上微博实时热搜榜第一名,“The Ordinary倒闭”则占据第四名。
一个是以极端性价比闻名的小众医美护肤品,一个是极具市场知名度的平价韩系护肤品,虽然两大品牌的出身和定位各不相同,但二者都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平价。
在“消费降级”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敢于单挑“消费升级”的主流地位时,两大知名平价化妆品品牌的黯然“退场”,对正忙着升级提速的化妆品市场有怎样的启示?
The Ordinary倒闭成疑,是新的营销手段吗?
The Ordinary倒闭的消息,是品牌创始人兼CEO Brandon Truaxe在社交平台上亲自宣布的。
昨日晚,The Ordinary的母公司Deciem在instagram中推送了一个短视频,并配以大段文字,Brandon Truaxe在视频中情绪激动,表示:这是Deciem账号的最后一次更新,Deciem会(暂时)关闭所有店铺运营,大概两个月会另行通知。
在文字中,Brandon Truaxe表示嘲笑过他是毒贩子和色情表演者的人将受到法律制裁,并点名了一大堆包括雅诗兰黛、LVMH、H&M、TOM FORD等相关的品牌或人员,认为他们都参与了犯罪。
2013年,The Ordinary成立于加拿大,目前已在5个国家拥有20多家门店。品牌最大特点是成分“猛”价格低。以其著名的烟酰胺精华为例,该款30ml精华在淘美妆网站BEAUTYLIST上仅售5.9美元(约合人民币40.8元),主要成分是高达10%的烟酰胺加1%的锌,这一比例在同行业护肤品中极为罕见。
因此,The Ordinary被热爱它的粉丝称之为“原料桶”,在药妆愈加风行、消费者厌倦了浮夸和模糊的营销后,走简单粗暴路线的The Ordinary,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网红达人和消费者的追捧。
对于此事件的真假,有网友表示:Deciem公司和其创始人的性格都非常的“drama”(意思是充满戏剧性),此事恐怕是一次炒作。多位关注欧美化妆圈的消费者表示,Brandon Truaxe性格的情绪化由来已久,他经常在社交网路发表不寻常的言论和图片。
网友自发的The Ordinary推介教程,图片来自网络
有多位海淘老手们拿出例子,表示多个海淘网站上的杜鹃花、熊果苷系列爆品已经被全世界的“原料粉”抢断货,手慢无。
但记者登录Deciem公司网站时,发现网站已无法正常打开。而记者在微博搜索发现,多名身居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海外党都发文印证The Ordinary实体店已经开始关闭。
因为他昨晚的爆料,多位消费者质疑,这件事和雅诗兰黛拖不了干系。但无论如何,Brandon Truaxe没有明确提及“倒闭”一词,The Ordinary的具体走向,或要待两个月之后才可明晰。
SKINFOOD正在走回生程序,倒不倒闭就在一线之间
据韩媒报道,SKINFOOD如今的的流动负债比流动资产高出160亿韩元(约人民币9758万元),从而产生了产品供给与流动性的问题。如果今年年末前还未偿还即将到期的金融借贷,那么SKINFOOD将面临破产的境地。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查阅韩国方面信息发现,SKINFOOD的困局从今年7月就已拉开。
7月,SKINFOOD被传停业。品牌相关负责人对韩媒称“无事实根据”,还解释是原材料问题导致供需延迟,导致产能无法跟上。
10月8日,SKINFOOD的14处中小合作企业都申请了京畿道安城市生产工厂的财产保全,法院接收了上述申请。亦有合作伙伴爆料,从今年年初,品牌就已经困难到无法正常给加盟商供货。
9日,也就是昨天,SKINFOOD方面表示“因为债务过多,公司难以经受住暂时性流通储备,为了正常化经营,公司正在走回生程序”。
回生程序是指一种给负债过多的公司提供东山再起机会的制度。如果一个企业有继续事业的价值,但因为过度投资或金融事故等问题,导致营业利益无法承担负债时,就可以进入企业回生程序。进入回生程序,要是债权人不同意的话,就会宣布破产。
如果在国内追溯SKINFOOD即将退市的消息,时间点可能更早。早在今年3月份,《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北京跑市场时,就已有百货负责人爆料,“SKINFOOD或将退出中国市场”,虽然这一爆料接连遭到了品牌中国区负责人和国内代理商的否认,但后续质疑该品牌将在国内“跑路”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
记者登录SKINFOOD中国官网发现,品牌表示尚未接到“倒闭”消息。这一表述和数位SKINFOOD区域代理对记者的表述趋同,但有一位在3月份就和记者就此事进行过沟通的代理商开玩笑道:“想收回之前说过的会对品牌有信心的话”。
在官网信息没有出来之前,SKINFOOD的生存状况不可妄下结论,但有消费者在韩国街头发现有意思的一幕,街边一家SKINFOOD单品牌店,开始一折清货了。
SKINFOOD诞生于2004年,以“可以吃的美味食物为原料”作为卖点,产品颜值颇高,现有 1000多个SKU,售价在百元以下,覆盖护肤、彩妆、男士、婴幼儿等多品类,诞生过“黄瓜水”这种高性价比的爆品。
2008年,SKINFOOD在中国成立思亲肤化妆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开启直营模式。
自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SKINFOOD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在别人借助韩流扶摇直上的那几年,也并未有抢眼的成绩,显得很“佛系”。据悉,SKINFOOD在2000年代后期至2012年期间的年销售额为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可盈利150亿左右韩元(约合人民币9000万元),加盟店高峰时期多达400多家。
平价产品不好卖,这个锅“消费升级”背不背?
在网友对两个品牌倒闭传闻的热议中,来自“贫民窟女孩”的恐慌引人注目。
“贫民窟女孩”,是尚未工作、或者生活节俭的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消费者们对自己“戏谑性的称呼”,在网络的流传中已逐渐失去了贬义色彩,显示出
千禧一代对消费的挑剔和日渐严苛的独特审美。
网上流行的“贫民窟女孩”护肤分享,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这群年轻消费者而言,因为“穷”,所以对化妆品要求更严格。在挑选之前,微博、小红书都要刷一遍,化妆达人A某某、B某某和C某某的推荐都要看一遍。
因此,平价、质优的化妆品是他们的最爱。而此次传言“倒闭”的SKINFOOD和The Ordinary,一个很多“贫民窟女孩”护肤彩妆的启蒙者,一个是拯救“贫民窟女孩”钱包的“原料桶”。
有网友感叹道,如果The Ordinary倒闭,他就不得不去寻找更高价的替代品。
有人说,都“消费升级”了,这些“贫民窟女孩”使用的产品价格也会升级吧?事实上,在越来越懂护肤品的消费者面前,“消费升级”升的主要是品质,而不是价格。
这一事实,和某些略显“鸡贼”的品牌大玩“消费升级”概念,但仅仅只提升产品的设计或价格来提升溢价的行为发生冲突。这一冲突,或可能是SKINFOOD和The Ordinary被“干倒”的原因之一。
The Ordinary被传统化妆品企业的挑战,似乎到了一个临界点。有化妆品评论人认为,The Ordinary的“猛料低价”路线,就是在打脸价格虚高的大牌。毕竟,行业通识就是,在美妆产业链中拥有最强的话语权的品牌毛利率水平在60%~80%左右,甚至更高。
以The Ordinary为例。要“八一八”Deciem公司,就不能绕开雅诗兰黛。公开资料显示,雅诗兰黛购买了Deciem公司28%的股份。而Brandon Truaxe 2017年就在一封公开信中宣称:我们绝不会放弃在运营层面、董事层面或决策层面的控制权。
但是在今年4月份,Brandon Truaxe 在一封发给雅诗兰黛高层Andrew的邮件中表示,自己不能认同雅诗兰黛的一些价值观。同时期,Brandon Truaxe解散了整个美国团队,并宣布自己将全权负责公司的INS,并亲自回复评论。6月,公司下架了在丝芙兰售卖的商品。
在数十年前由宝洁等外资推动的低价路线,现在已经不是主流。近年来,“消费升级”像一列失控的列车,拉着化妆品金字塔塔尖的高端品牌扶摇直上。不论是欧莱雅、宝洁还是资生堂,其财报都因高端品牌的拖动一路飘红。即使是中低端品牌,也在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将产品线进行换代。
营销的泡沫总会散去,纵然现在不能对两个品牌的“退场”做出论断,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的产品的追求,是永恒的。毕竟在未来,谁都有可能是“贫民窟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