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这个来自英国的家电品牌,早以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特殊存在”。无论是卷发棒、吹风机或吸尘器,戴森都颠覆了传统品牌的刻板印象,成为极具人气的“黑科技”爆品。被称为“家电乔布斯”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如今更是凭借品牌的创收,一举成为了英国首富。
CBO记者 尹会凌
近日,因卷发棒、吹风机和吸尘器在中国市场备受关注的戴森公司宣布,由于全球需求日益增长,公司2018年营业额增长28%,达到4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91.71亿元),利润增长33%,达到1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7.93亿元),创下历史利润记录。
(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 )
戴森品牌创始人James Dyson的财富也随之飙升,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的数据显示,James Dyson的财富增加了约30亿美元至1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0.78亿元),成为英国新一任首富。
虽然戴森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美妆产品,但却成为各大美妆博主的“标配”,这个品牌背后到底有何故事?
“不是商人而是发明家”,第5127个产品才成功
资料显示,戴森公司在1991年由James Dyson创立。截至2018年2月,该公司在全球拥有12000名员工。现年71岁的James Dyson拥有公司100%股份,而他却表示自己始终不是很享受当CEO的日子。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商人,让我真正充满热情的是设计和发明。”James Dyson说。
1966年,19岁的James Dyson花了四年时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主修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校期间,他设计的“海上卡车”汽艇,获得了1975年的爱丁堡公爵特别奖。James Dyson表示,“作为一名工程师无论你看到什么,总想着这东西不好用,我要想着改造它一下。”
1974年,James Dyson设计的球轮小推车,获得了1977年的建筑创新奖,申请专利后他还创办了公司做销售。短短两年后,他卖掉了公司股份,开始发明一种新型气旋式吸尘器。
“我一生都在失败,在这之前我有5126个失败品,直到第5127个才成功,这花了三年时间。”在研制了5127个模型后,James Dyson终于研发出了双气旋无袋式真空吸尘器。为此,James Dyson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他所发明的双气旋系统,被看作是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
1985年,戴森吸尘器在日本首发,自此戴森开始了家用电器市场的全球发展之路。1986年,在欧洲推销失败的吸尘器,却在日本成了有钱的象征,不仅大卖还获得了设计博览会大奖。1993年,首款戴森牌吸尘器诞生。18个月后,售价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23元)的戴森成为了英国销量最高的吸尘器。1993年,戴森在英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和工厂,如今已经遍布全球65个国家。2006年,戴森开始进军中国市场。
一个吹风机能买10支迪奥999,亚洲业绩占总利润50%
作为英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戴森公司近年来在亚洲的业务不断增长。目前,亚洲业务已经占到该公司总利润的50%。戴森吸尘器、吹风机、卷发棒等产品,均成为市面上十分热销的产品。
入驻中国市场后,戴森还陆续开通了京东、天猫旗舰店,与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亚马逊等线上渠道合作。公开报道显示,过去三年,戴森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增长了10倍,员工人数翻了4倍。
2018年,戴森卷发棒在天猫首发,一秒钟被抢光,登上了天猫2018年100款最佳新品美容仪器榜第一名。阿里巴巴方面也表示,双十一期间部分畅销产品来自戴森。
有网友调侃称,一个戴森airwrap卷发棒等于一台低配版华为P20,一台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等于10支迪奥999口红。甚至有网友表示:“一个吹风机近3000元,戴森这个英国首富是被中国人买上去的”。
而戴森管理层则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同样在2018年,戴森中国科技实验室在上海揭幕,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是戴森25亿英镑投资的未来技术的一部分。戴森中国区总裁Michaela Tod表示,上海科技实验室的开设就是为了加速戴森设备在中国的本土化,主要有三个目的:帮助戴森工程师了解中国家庭的需求;了解中国当前的科技趋势;为产品质量而设。
戴森中国研究设计开发主管特雷弗·布林克曼(Tom Bennett)也曾公开表示,中国人欣赏新的创造和新的发明,戴森看重中国市场。戴森曾推出过专门针对中国消费市场的Dyson Pure空气净化风扇、“中国红”吹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