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首页

张大奕也带不动?如涵上市首日暴跌37%,市值缩水三分之一

阅读1109 2019-04-08

终于有张大奕带不动的“货”了?4月4日,中国“网红”电商如涵控股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证券代码为“RUHAN”,成为了中国“网红”电商上市第一股。但美股市场对这个一手捧红中国网红张大奕的公司似乎并不感冒,其股价上市首日暴跌37%。

CBO见习记者 杨雪玲


北京时间4月3日,中国“网红”电商如涵控股于周三晚上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代码为“RUHAN”,成功在美股市场上市。IPO发行价确定为12.5美元,开盘价11.5美元,较12.5美元的发行价下跌8%。

让人意外的,上市首日其开盘后股价断崖式下跌,截至收盘跌幅扩大至37.2%为每股7.85美元,市值缩水三分之一录得6.49亿美元。

如涵在2016年8月份就登陆新三板,2018年4月份从新三板摘牌继而转战美股。上市当天,由于张大奕等头部网红现身站台,也使得如涵被称为中国“颜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作为中国网红经济龙头,根据市场调研公司数据披露,如涵控股旗下拥有100+ 签约网红,红人粉丝总数突破1.4亿人,增长率达到185%,主要分布平台包括微博(占比75%)、微淘(占比21%)和微信(占比4%)。旗下红人覆盖美妆时尚、母婴快消等多个女性消费领域,其中为人熟知的包括微博最具商业价值红人张大奕、中国年度十大美妆红人虫虫、美妆/穿搭KOL(关键意见领袖)左娇娇等。

张大奕是如涵控股最著名的签约网红,在微博、秒拍等社交平台拥有超过2290万粉丝,而如涵控股的创始人是冯敏,其搭档就是张大奕。天眼查信息显示,张大奕目前是如涵控股的CMO,而如涵控股还和张大奕合资成立了“杭州大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权组成方面,赛富基金、阿里巴巴(2016年向如涵控股投资3亿元人民币)、君联资本等均位列如涵控股十大股东名单,三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59%、9.58%、9.56%。

在电商领域,“网红”张大奕等人的影响力和带货能力有目共睹,其曾经一场直播就带了2000万元货的“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根据阿里巴巴2017年发布的《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榜单》,张大奕排名第二,仅次于雪梨,其淘宝店在2017和2018年天猫“双十一”中销售量均位列女装类第十名。更加引人瞩目的是,2018年“双十一”活动,只用了28分钟,张大奕的网店销量即破亿元。

而作为从服装跨界到美妆的网红第一人,张大奕在2016年12月上市自己的第一只口红,单支售价为89元。开卖两小时后,2万支口红卖空下架,销售额接近180万元。2017年,张大奕的淘宝美妆店加入了洗护和彩妆产品,SPU扩充到84个,年销量也做到了5000万元(据淘美妆商友会报道数据)。2018年2月,张大奕称其洗面奶“打版CPB”,遭网友群嘲“卖山寨货都名正言顺了”。

2018年6月1日,张大奕的美妆品牌“BIG EVE”的天猫旗舰店正式开业。在天猫618活动中,6月1日开场40秒,产品销售破百万元。其中,新品洗面奶在首发5分钟内销量突破一万只。在随后的5天时间里,这款洗面奶已经为张大奕带来了超200万元的销售业绩。据虎嗅报道的数据,当年6月,BIG EVE天猫店开张的第一个月,在仅有23个SKU的情况下,取得近800万元的销售额。而在今年的“天猫金妆奖”中,张大奕的品牌上榜“2019年度新锐网红品牌”。

不过,美股市场似乎对这个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并不买账。要知道,目前,如涵电商的盈利仍主要依赖以张大奕为主的少数头部网红,业务范围包涵网红孵化、网红电商和网红营销等。其中,红人经纪包括挖掘、培养、孵化新媒体意见领袖;营销推广包括从广告代言到品牌营销全案咨询;电商业务包括利用红人形象全方位打造优质店铺品牌。

也就是说,聚集了红人、粉丝之后,电商就成为了其变现的主要渠道。然而,网红电商并不好做,如涵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8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如涵9个月的净亏损为575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额2613万元扩大1.2倍。亏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产品销售和营销费用、履行费用等项目的支出较多,导致其毛利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随着用户红利的消退,在线直播行业规模增长趋于稳定,行业发展回归理性,直播行业将再度面临洗牌。倘若不积极求变求生,即使是王思聪旗下的熊猫直播也很难逃脱宣告破产的命运。

成功上市看似风光无限,但接下来如何维系现有网红、持续打造未来网红、形成良性的网红孵化机制以及流量变现方式,将成为电商如涵上市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报道综合新浪财经、钛媒体,图片来源网络

最新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