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08
  • 阅读量:8265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徐艺伟

   得中原者得天下,要是把河南市场拿下了,做全国市场就成功了一半。”看似行业品牌商的玩笑话,却也不无道理。地域广阔、店多、份额大、交通便利,河南专卖店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个“大市场”却不是一块好入喉易消化的肥肉。

    品牌泛滥

    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几乎所有终端品牌都盯紧了河南市场。本地经销商也普遍认可,河南专卖店渠道整体来看做得不错,但繁荣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域面积大、县乡较多、人口基数大等先天因素。
    郑州瑞慧堂商贸总经理唐玮认为,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外来打工人口较少,快消品商业不发达;商超渠道落后于很多省份(近几年发展才加快),一些商业巨头入驻尚处于布局状态。因此,前几年给专卖店渠道发展提供了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
    河南市场专卖店数量众多,一个县甚至都能达到几百家。基数庞大,但整体实力较弱,目前专卖店还普遍缺少规范化的操作。    
     “一是氛围不是很强 ,二是缺少一批更有远见和战略高度的零售企业家。”唐玮表示,目前河南能把零售做成企业的专卖店系统的很少,店主们格局和思路上不来,“河南市场排名前列的店一年有2000万元零售额,但放眼全国市场,零售做到上亿的也不算稀奇”。 
    在品牌商眼里,庞大而尚未成熟的市场充满吸引力,对于河南市场品牌扎堆、饱和甚至泛滥的情况,店主和代理商们深有感触。数量众多的专卖店,人数庞杂的中低端消费群体,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品牌仿佛都能找到机会。有代理商指出,河南市场县城乡镇多、农业人口基数大的特点,给四线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空间,而一二线品牌的市场表现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理商而不在品牌和当地市场本身了。
    品牌过剩、竞争白热化,“初级店”众多,给市场带来不规范的负面影响。郑州丽达洗化总经理陈照洋感慨,前几年窜货现象十分严重,除了物流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等客观因素,各路品牌对河南市场掠夺式地开采也是重要原因。品牌过剩,导致价格战等无序竞争在一些市场仍然常见,只是近几年已有明显改善。  

    画地为界,“店王”众多

    河南拥有17个地市、159个县以及众多乡镇,市场上缺乏大型连锁,但分散的“店王”却很多。“店王”往往在小范围(某市、某县甚至某乡镇)区域内,开店时间较早,最为强势,但由于本土操作风格保守,也无外来成熟经验刺激,多年发展使得“店王”彼此间画地为界,各守一亩三分地,少有跨界扩张。
    以许昌为例,市区最为强势的店是花漾年华,许昌所辖每县几乎都有一家份额独大的专卖店称王,如长葛爱丽莱、禹州雅丽、襄城县再回首等。在更为活跃的洛阳市场,市区最为强势的店是色彩连锁,在县以及乡镇市场,店王又各自繁荣,如宜阳县的新雅日化。
    洛阳色彩化妆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高峰分析,河南大部分地市县都有强势的大店,且起步较早,人情壁垒成为扩张的主要障碍。拿今年计划在洛阳市区增开8-10家新店的色彩来说,洛阳县、乡级市场有很多店主都是公司以前做代理时的合作客户,市场下沉变得很不实际。另外,品牌方对河南市场的高关注与重视度,带来的是市场划分相对成熟,店王各自为政,但各店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均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河南专卖店的跨区域扩张。
     “小农意识突出、野心不大。”有人以此形容河南专卖店店主,尤其是县乡级店主的心态。事实上,近几年河南专卖店店主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以及大型商超和外来连锁下沉的压力下,“爱学习”的风气已经超越了其他区域市场。 
    代理商汤浩告诉记者,从几年前开始,河南店主们结伴去东北、沿海地区参观学习的风气就十分浓厚,研究和学习屈臣氏、莎莎等名店经验的热情也很高。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忧患意识,让店主们学习劲头十足。
     “学习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一些区域店主盲目跟风。唐玮告诉记者,不管是业内流行某种装修风格还是某个销售模式或某种活动方案,都会引起不少专卖店追捧和模仿,“他们在竞争中失去了自我”。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