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一位专卖店老板这样抱怨:“现在是个产品就叫品牌,什么是品牌,潘婷、海飞丝那叫品牌,国内的这些也能叫品牌吗?”据说,这位老板也曾找人代工化妆品,放在自己店里重点推,热销了一阵子,然后就无人问津了。他,或者是其他的人对国内品牌的认识也许仅仅止步于先注册一个商标,再找一家工厂代工,赚到钱就继续玩,亏了就收手。
也难怪他这样想,因为我们的产业在过去二三十年来,确实有一批这样的企业以这种方式赚了钱,更有甚者,先招商、圈了钱,而后就不了了之了。一朝被蛇咬,久而久之,对这样的“品牌”,经销商不得不警惕。
其实,在一百七十多年前,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对连襟兄弟在辛辛那提的码头上卖他们的肥皂时,又何尝想到一百多年后,他们所创立的宝洁及其旗下品牌会成为通行世界的金字招牌。也许,当时在码头卖肥皂的商人们,包括这对连襟兄弟在内,只是想着这笔生意如何维持生计。
之所以这样比较,是因为我们的产业当下正流行这样一种风气,品牌崇拜不如商业崇拜,做品牌的不如卖产品的,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某某老板又开了多少家店,而非某某企业开发出哪些新品。
按照产业分工,做品牌的是第二产业——工业,卖产品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且不说工业企业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税收等等,单就它所创造的工业文明而言,是迄今为止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它贯穿着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或者这样说,工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没有工业,何谈服务业,何谈现代化,
如果将时针拨回八十年前,即便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怀揣“实业救国”梦想的企业家们仍是当时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因子。譬如棉纱大王穆藕初不仅亲自开辟一片穆氏植棉实验场,其撰写的《植棉改良浅说》,用最通俗、最浅白的文字向农民介绍改进种棉的方法,并率先将科学管理法引入中国企业。同时,在中国传统戏剧昆曲频临危机的时刻,出资兴办“昆剧传习所”,竭力保存传统艺术。
正因为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中国实业一路走来的不易,我们才会对上海家化、百雀羚、孔凤春这样历经沧桑的百年企业存有一份敬畏之心。
无知者无“畏”。对近二十年成长起来的品牌,或许我们了解不多,或许我们只见其“原罪”,不见其努力,所以才会无所忌惮,无所敬畏。
但是,旁人的无知,不等于企业的无为。如果只为了赚钱,立白也许就不会出资让其经销商的子女接受学院式的系统培训;如果只是为了牟利,伽蓝也许就不会在自家的办公区推广“伽蓝艺术计划”;如果只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环亚兴许就不会义无反顾坚持它的专营专销。
也许我们的品牌距离国际品牌还有相当长一段路程;也许,这段路程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曲折和艰辛,好在,终点并非遥不可及。身为受益于化妆品产业的一份子,你和我,难道不应该对这些怀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企业及他们的领航人少一分苛责,多一分敬畏?
事实上,作为一份立志于为中国化妆品产业可持续发展集结智慧和力量的报纸,我们深知任何一家工业企业发展至今都并非路途坦荡。正因为此,从二十年前创刊第一张纸到如今每周一期的报纸,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化妆品工业论坛到今年首届化妆品报年会,我们无一不以工业企业为核心,全心全意关注中国化妆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
我们深知,只有工业发展强大,只有品牌有所建树,只有拥有一大批叫得响的名牌企业,我们的产业才有未来。彼时,受惠者,不止是工业企业、代理商、零售商,包括致力于产业链发展的每一位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