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国不少城市相比,广州百货业的起步并不算早。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由于此前广州一直缺乏外资和民营百货的“助阵”,另一方面则是鉴于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广州百货业的发展却迟迟无法与其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匹配。诚然,这和一直以来广州以国营百货为主导的商业格局以及广州市民重吃不重穿的消费习惯有关。然而,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日益宽松以及广州商业氛围的日益活跃,像华忆这样的民营百货也纷纷加入到了广州的百货阵营中。
不存在错位竞争
成立于2005年10月的华忆百货,坐落在广州岗顶商圈天河商贸大厦的一至四层,紧临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虽然9500平方米的面积并不算大,但由于天河商贸大厦为老建筑,硬件设施和格局差不多已经定型,在改造上颇有难度,华忆能将其改造成今天这副模样已实属不易。用华忆百货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花了3年时间将一个原本不适合经营百货的场地改造成一块合格的百货卖场”。
地处新兴商圈,毗邻大学城,华忆的地理位置尚算优越,但在广州市华忆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国的感觉中,从成立之初,华忆百货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华忆不但面对来自摩登百货总店这个强有力对手的竞争,还要应对来自周边的天娱广场、丽特青春百货的竞争。通常,在同一商圈中竞争,为了避免直接的冲突,不少百货选择的都是错位竞争。
然而,高建国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对于华忆百货来说,不存在错位竞争这一说法。他向化妆品报《城市周刊》记者表示,对于社区型百货业来说,辐射的范围大概就在周边1—2公里之内,主流的消费人群也相似,加上现在百货品牌重合度高,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就颇为类似。如果百货选择错位竞争,事实上,就是让出了主流客群,这对于客户面本来就很狭窄的社区型百货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
当前,国内不少百货纷纷向特色百货转型,比如女子百货、男士百货等,但却鲜有成功的案例。对此,高建国认为,这类百货不易存活的原因就在于客群过于狭窄。在他看来,未来百货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大百货的方向。
折扣是暂时行为
当前,除了一些定位高档的百货外,其余的百货几乎全部都在打折,而且折扣的尺度也越来越大。满200返100已经不算什么稀奇事,满200返300,甚至是满200返500的也都有百货在做。
对此,高建国认为,尽管目前打折是主旋律,但在3—4年后一定会有所改观。他表示,当前中国的百货业正处快速成长期,正是由于发展得太快,所以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乱象,比如胡乱打折促销的行为。而打折的出现是因为消费者和厂家都需要通过折扣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消费者知道价格虚高,会等打折,而百货为了带动销售,也不得不做一些折扣活动”,高建国向《城市周刊》记者表示,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有消费能力的,可能不太在乎是否打折,而消费能力比较欠缺的人群则会等到自己满意的折扣才会购买,所以对于百货来说打折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尽管目前华忆百货也以折扣为主,但高建国也明白,折扣可以为百货带来一时的销售,但百货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关键还在于软硬件的提升。因此,华忆百货正在积极引进品牌,提升百货形象,发展VIP客户,而在新开设的门店中,通过非打折手段提升销售的思想将会有所体现。
深耕广州市场
明年,华忆百货将陆续新开3家门店,其中一家定位中高端百货,两家定位中档百货。对于现有的这家门店将继续按社区型百货来打造。对于社区型百货,高建国认为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百货的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其次则是服务要有所保证。
不过,高建国表示,百货的定位并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根据百货所处的商圈来决定的。在进驻商圈之前,华忆都会对周边3—5公里范围内的人群进行详细调查,从而分析这些人群的消费力是否能足以支撑自己卖场的定位。
当问及华忆百货是否会进军广东省内的地级市,高建国表示,虽说向二三线城市发展是个大方向,然而他认为当前二三线城市居民的品牌认知度还尚需培养。
“对于国际品牌,二三线城市的居民大多只知道LV、GUCCI等几大国际知名品牌,但对于另外一些国际的二三线品牌几乎没有认知”,高建国认为,这对于想进军二三线城市的中高端百货来说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对于这种认知的培养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此外,对于百货涉足电子商务,高建国认为也是大势所趋,不过对于华忆百货来说目前涉足尚嫌太早。当前,华忆百货的重心是明年即将开业的3家新店,预计2年后才会开始考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