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就像下了个魔咒。它标榜“低价”,散发印满诸多新鲜组合套装的DM单,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入内留连购物。面对这股屈臣氏风潮,有的品牌和代理商乘借东风,顺流而上,有些代理商则叫苦不迭,更有各地中小专卖店为此一筹莫展。当然,屈臣氏的这个魔咒也催生了一批追随者,有人开始学习在自家的专卖店门前摆上一摞小巧的购物篮,还有人追随着屈臣氏的开店脚步,紧挨着这个“大个头”开自己的店。
不得不承认,屈臣氏的到来,不仅仅只是扮演了一个“搅局者”的角色,在很多时候它还是一个拓荒者和引导者。
避之不及的一记重拳
从去年屈臣氏落户开始,赵瑜就坦言增加了不少烦心事。作为呼和浩特(以下简称呼市)妮维雅代理商,屈臣氏的到来对于他来说就像是给了他一记重拳。原本风生水起的生意,一下子变得有些飘忽起来。
“屈臣氏肯定是百万店”,呼市维多利商厦总经理刘兰的话也证实了赵瑜的这种担心绝非空想,此前,刘兰就对化妆品《城市周刊》记者表示,坐落在维多利商厦一角的屈臣氏已经打开了战局。
如今,呼市的屈臣氏已扩张至3家,全部都在商业繁华区。赵瑜明显感觉到了销售压力的递增,他向当地超市所供的妮维雅货品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好卖了,屈臣氏截住了原本属于他的生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些优惠套装区域代理商无法拿到,而屈臣氏凭借着集团采购的优势,在品牌组合套装上有公司方面给出的“独家定制”,优势明显。据悉,呼市的屈臣氏进货集中来源于其北京公司,显然,相对优势的当地代理商只能对此望洋兴叹。
有如此困扰的不仅是赵瑜,在郑州代理诸多进口品的郑晓丹也对屈臣氏的步步紧逼表达了同样的困惑。在他所供货的河南下线市场的专卖店中,有些城市因为屈臣氏的“介入”而大大分流了专卖店的生意。而江西某连锁专卖店店主则婉言,屈臣氏的进入算是专卖店经营中的一个分水岭,他们往后做生意不可避免地要比以前吃力不少。
眼下,屈臣氏正大举施行着其“千店计划”,同个月份内在同一个城市开出多家网点的现象随时可见,这已让众多代理商和各地专卖店主们都避无可避。
追随模仿成为前进指标
既然避无可避,一些人开始了积极摸索,追随屈臣氏成为了当下最简单而直接的选择。比如,在专卖店竞争较为激励的武汉市场,大大小小的各色专卖店遍布商业街区,对于它们来说,模仿和学习屈臣氏几乎成为了一种生存的本能。
“屈臣氏是我学习的目标”,武汉彩虹化妆品总经理祁汉明曾向本刊记者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他的直言不讳中,我们看到了,正是由于屈臣氏,使得他有了许多经营上的灵感,比如坚持做化妆品超市,并且在他的店门口也像屈臣氏一般,放着一摞购物篮。正是这个不起眼的购物篮,让祁汉明收获了许多,如它能让消费者在不经意之间增加单笔交易量。
与此同时,正是受到屈臣氏个人护理连锁店的启发,武汉彩虹的化妆品超市连锁有了前进的导向标。“屈臣氏的到来让国内专卖店市场的发展至少快了5年”,祁汉明毫不掩饰他对屈臣氏的赞赏和肯定。
在南昌市,还有一个胆量很大的店主紧挨着屈臣氏开店。在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动壹购物广场,屈臣氏入口处,可以看到一家仅10平方米的化妆品店,这家韩国品牌vinistyle专卖店面积虽然不大,但其人气却一点也不输于屈臣氏。就是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如今单月销量已达十几万元,在坪效上甚至超过了其邻居屈臣氏。而且,屈臣氏的人气也带动了这家小店的人流往来,销售效果的出乎意料让诸多同行艳羡,该店店主还对本刊记者戏称,“该购物广场的开发者也后悔当初未拿这个区域来自己开店。”
解咒的关键在于消费者
正如上述vinistyle那家比邻屈臣氏的小店,既追随了屈臣氏的科学选址,还借助了屈臣氏的旺盛人气和品牌影响力,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之该专卖店的品牌也有意识的与屈臣氏错开,互不冲突,这反而构成了相对意义上的品类互补,营造了一个和谐共赢的局面。也因此,该专卖店店主有了追着屈臣氏开店的想法,不过,在他的另一家vinistyle专卖店选址之时,除了继续与屈臣氏为伍,他还刻意不避开热门品牌的竞争,力图更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那些受困于屈臣氏的商家来说,他们并不会坐以待毙。比如,赵瑜虽然仍备感于屈臣氏的威胁,但他也开始积极行动,首要的一点就是维护好自己的市场,对于厂家无法提供的优惠,代理商自身会使劲浑身解数,想一些招来弥补优势和不足。当然,赵瑜们有他们的优势所在,比如在呼市,妮维雅的超市渠道销售仍是主力,屈臣氏还只是占据小部分的市场。
与此同时,江西某连锁专卖店主也表示,虽然屈臣氏的到来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但就眼下来说,这种压力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在此情况下,他们希望能以特色经营为差异点来避开竞争,并在删选品牌时更为慎重,“严格控制终端品牌的数量,重做精品,在服务上强化管理,也不会就此做价格战。”
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会员,江西的这家专卖店主并不担心未来的增长,他所善用的整店促销中,每次前来购物的老顾客都达60%以上,这点让他备感欣慰,虽然屈臣氏的压力仍在不断强化,但他的会员体系也逐渐趋于稳定,仅是Za一个品牌在他的连锁店里一个月也能卖出17—18万元,这毫不逊色于屈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