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1-19
  • 阅读量:1671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惠华

    超市有账期,这已是业内默认的“潜规则”。在超市运营状况良好,且供应商资金链畅通的情况下,超市与供应商均可相安无事,而一旦超市运转不周,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消费需求不旺加之供应商要快速回笼资金,不少中小超市便由此陷入经营困境。不过,金融危机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何改善经营思维,从自身要效益,而不是过分依赖供应商的现金流等外部资源,这才是超市在危机来临时应反思的问题。

    新闻回放
    湖南娄底一超市遭供应商哄抢

    2008年12月10日,由于湖南娄底嘉家乐超市在12月9日突然关闭了一家连锁分店,且已有数月没有跟供应商结账,因此一大早该超市门口便聚集了近50名前来催款的供应商。在该超市老板没有明确做出结账答复的情况下,许多供应商开始在嘉家乐超市清理自己的货物。随后,更多前来要债的人也开始进入超市搬东西抵债,造成场面失控。一些市民趁机挤进超市,哄抢超市里的货品。当天12时50分许,嘉家乐超市已被哄抢一空。据初步估计,哄抢已造成近一百万元的财物损失。

    嘉家乐超市遭哄抢事件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一位从事零售业研究多年的人士认为,必然性是该超市商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货品滞销,进而无限拖延与供应商的结款期,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便难以为继;偶然性则为该超市在困境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向零售业蔓延,供应商资金链日益收缩,与超市尤其是中小超市合作更为谨慎,超市任何不正常的举动都会引起供应商极大的反应。

    据了解,珠三角地区一些零售超市在供应商的集体催债下资金链已经吃紧,不少超市开始裁员,并减少员工招聘。主营商超和分销渠道的南京文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剑敏介绍,在长三角工业区,由于外单大量减少,不少工厂濒临破产,工业区的相关产业也受到波及,对中小超市的影响尤为严重。

    有业内人士认为,欧美成熟市场零售业的起落周期基本与大的经济周期同步,每10-12年会出现一次大的倒闭潮,随后是另一种新业态导入并快速扩张。而在国内,由于零售业态发展迅猛,这个周期则为4年,每4年会有一波较大的倒闭破产潮。2002年曾出现了一波,2006年也倒闭过一批零售企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下行有可能使这一轮调整提前到2009年,可能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商超当自强

    不过,不少超市经营者认为,超市倒闭潮来临还为时过早。目前金融危机对零售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资零售商上。由于母体经济受影响,外资零售商资金链吃紧,有可能放缓其开店步伐和拓展计划。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土生土长的超市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来说,目前超市的倒闭主要是自身经营矛盾累积造成的结果,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甚微。

    苏果超市总部负责洗化采购的经理孙雅晨告诉记者,与家乐福、大润发等KA卖场不同的是,苏果超市体系的日化产品以洗涤类的生活必需品为主,因此,虽然金融危机有向国内零售业蔓延的趋势,但是影响的只可能是卖场中高档的护肤品和彩妆,对于洗涤用品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洗涤产品中,雕牌和立白的销售一直比较好。代理联合利华、郁美净、枪手等多个品牌的瑞方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则表示,由于江苏的商超渠道发达,竞争也很激烈,今天这家超市倒闭,明天那家超市开张的情况在以往也很常见。而超市倒闭的原因主要还是与自身经营不善有关。

    在苏北,记者了解到,由于苏南工业区大量工厂裁员,许多在苏南打工的苏北务工者陆续回乡。以往该群体返乡,会带动当地零售业销售的小高潮,但由于现在大部分的返乡人员失去了工作,因此回乡后的消费支出也大为缩减。即使仍在外地打工,给家里寄的钱也减少了。据苏北一超市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10月份以来,该超市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5%。针对这种情况,不少乡镇超市经营者也在努力化解危机。江苏新沂新佳连锁超市总经理许松表示,以往超市都将重心放在开店的数量上,对店的质量维护不到位,以致于单店平均效能不佳。现在正好是调整经营思路、提高管理效益、优化商品结构的时机。比方说如何让自家的商品和服务更受顾客欢迎,如何为顾客精打细算。此外,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营者,对乡镇超市的前景均报以乐观态度。“如今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比以往都大,农村市场的潜力还有待深挖。”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