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20
  • 阅读量:2787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红丽 杨

    30-50%的普遍增幅

   7月开始,本报记者走访自然堂、欧诗漫、丸美、美肤宝、小青、韩雅、九美子、碧修堂、高姿等一系列品牌商和渠道商,从上游至下游零距离了解2010年上半年的护肤品市场,仅从数据来看,各品牌都呈较大幅度上升态势。
  
    国内护肤品领头羊自然堂上半年在安徽、河南、河北、广东等几大省份均有20-50%不同程度增幅,而官方综合数据显示自然堂全国13100家零售网点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92%,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表示,2010年有望突破40亿元大关。
  
    启动大珍珠品牌的欧诗漫集团则预计今年销售额比去年翻一番。苏州怡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仁聪表示,亿+传播和双星代言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一致好评,并拉动了终端销售。苏州市场反馈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同比增长了一倍。
  
    丸美央视亿元护肤品标王的“高举高打”策略效果也不同反响,湖北和浙江、安徽等省份出现了45-100%的增长。杭州新紫阳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告诉记者,丸美品牌今年浙江区域的业绩计划翻番,预计可达到1.8亿元。他表示,公司在嘉兴、台州、金华、温州、宁波设立了5个丸美工作站,通过工作站的服务,单店销量预计也将提高60%。精耕细作渠道和广告的高举高打策略为丸美销量的提升添了两把火。
  
    同时,国内一二线品牌们的姊妹品牌在今年也发力明显,美肤宝安徽分公司经理孙峰告诉记者,公司旗下系列品牌已经成为新兴品牌里成长最快的梯队,各大品牌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据悉,伽蓝旗下美素、雅格丽白、医婷在经过2009年的重塑、整合后,均呈现出翻番增长的态势。欧诗漫公司旗下樱尚品牌,目前已拥有2000个专卖店网点,公司总经理沈伟良表示,今年该品牌网点将增加一倍,销售额将可增长2.5倍。丸美公司旗下春纪也明显加快了三四线市场的拓展。而高姿、小青等品牌在确立全面布局专营店渠道的战略决策之后,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品牌全面升级,全速跟进。据杭州三超化妆品公司董事长周文超介绍,小青销售额今年以29%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在江浙等地区拥有更广泛的市场,增速更快。

    专卖店遭遇“天花板”
    众品牌花重金“挤”商超

    经过几年如火如荼的发展,专卖店里淘金越来越难。随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一些二三线品牌还在为进店挤破脑袋,而另一方面,国内一二线品牌也在不断提升品牌层次,向百货、大卖场挺进。
  
    在自然堂率先挺进商超渠道后,珀莱雅、欧诗漫、美肤宝等国内品牌也先后奏响拓展百货商超渠道的号角。沈伟良表示,欲将欧诗漫打造成国内化妆品一线品牌,启动商场渠道是必然举措,目前专卖店和商场两个渠道产品线已分开。他表示,今年到年底计划商场网点将达到300家。韩雅品牌代表理事金亨烈表示,韩雅在下半年高端产品上市后,也将正式进军百货商场,双渠道齐头并进。
  
    孙峰表示,近两年,除了专卖店数量不断调整外,国内知名品牌在各区域的专卖店数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以安徽市场为例,自然堂、珀莱雅、美肤宝的网点数量均达到了四五百家,几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不相上下,总体产出都在3000万元左右,分割了当地专卖店渠道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专卖店容量和密度都已比较高,短时间想要有更大突破也十分艰难,因此,自然堂、欧诗漫等品牌今年都严格限制了专卖店的数量,将开拓重心转移到商超渠道。
  
    同时,随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低知名度的品牌和暴利品牌并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孙峰分析,在专卖店渠道还不是化妆品的主流消费渠道之时,拓展百货商场渠道不仅是这些国内知名品牌突破渠道瓶颈的选择,更是提升品牌形象的必经之路。不仅一二线品牌专卖店里遭遇“天花板”,三四线品牌的生存也更加艰难,更多投入,更理性的心态,更平稳的增长成为未来专卖店的发展趋势。
  
    虽然各大品牌今年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更高端的品牌形象,广告费用动辄上亿元,但商超渠道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孙峰表示,目前美肤宝在安徽的商超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销售额上只占5-10%,除自然堂一马当先外,其他品牌都比较艰难。广东兆胜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涛告诉记者,自然堂提出国际品牌战略以来,不断提升形象和规划,举行商场渠道培训班,目前进入商场的难度已越来越低,全国专柜数量突破千家,在广州已经顺利进入新大新、广百等系统,上半年销售增长40%,全年有望突破100%,广州佛山销售可达5000万元。但同时他也表示,自然堂的高端产品线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增幅阶梯式递减
    压货隐忧大

    虽然数据显示全面上扬,一片牛市光景,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品牌商至省代至地代再至零售专卖店,各环节销售业绩的增长幅度呈递减趋势。品牌商们报出了50-100%的增速,甚至更高,代理商环节为20-50%,零售商的销售增幅却普遍在30%以下。销售增幅呈阶梯式递减,究其原因,一方面化妆品专营店单店销量提升缓慢,另一方面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产品并没有真正被消费掉,而是库存在各级渠道商的仓库里。
  
    记者走访市场之时,经销商们并不像去年那样担心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销售,对于护肤品市场的整体发展一致看好。但80%的经销商不约而同地谈到同一个问题——压货,小到年产百万元左右的代理商,大至亿元规模的代理“大鳄”都爆出了不同品牌压货的隐忧。分月考核销售指标,订货会激励现款压货,仓库库存两至三个月,压货的方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部分品牌今年不仅对于代理商有分月考核策略,同时也将专卖店的全年业绩与进货折扣挂钩,一半以上经销商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对于这种现象,孙峰表示,如今大小品牌都在压货,因为专卖店的量是有限的,能让老板压货就意味着挤占了一定了市场份额,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只能随波逐流。
 
    厂家靠任务指标和返点政策考核押给代理商,那么代理商只能在开四季订货会之时,通过各种激励政策,让零售商一次性付现款,减轻自己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压力。丸美品牌荆州市场代理商许伟告诉记者,上半年两次订货会回款330万元,占上半年整体回款的66%。但订货会虽然能减轻代理商的资金周转压力,却无形之中增加了零售店的销售压力,代理商必须帮助零售店在3个月之内消化完所有库存。为此,丸美今年各区域代理商都增加了团队人数,在荆沙地区团队人数从8人增加至15人,一个月平均6场活动。“开展活动期间会员“进店有礼”赠送89元唇彩一支,一场活动的投入既达到1.5万元左右,在投入2-3倍增加的情况下,丸美上半年增长约45%,实现700多万元销售额”。许伟坦言,今年单店产出提升更困难,市场整体销售更难。
 
    对此,林涛认为,厂家对于市场的预估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压货也考验出一个代理商的实力,大多数厂家都缺少帮助代理商消化库存的环节,所以代理商的资金实力以及销售策略方法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减压阀”。孙峰表示,压货对于很多厂家来说都是下下之策,无奈行之。如果在3个月的周期内没有办法消化完库存,市场窜货就难以控制,恶性竞争也就无可避免。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