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29
  • 阅读量:5982
  • 来源|
  • 作者|晴雨

  在中国有7-11经营权的日本伊藤洋华堂、台湾统一超商、香港牛奶公司,正从南、北、东形成对中国的布局。

    三线出击

  日本7-11株式会社执行董事、中国室室长牛岛章近日到天津考察,与该市商务委洽谈在津投资事宜。7-11已决定在津落户,并确定围绕南京路开展布局,先行打开天津核心市场的设想。

  就在日本7-11株式会高层表示要对天津“动手”之际,在2008年获得上海7-11经营权的台湾统一超商,也在为拿下上海做着准备。
  据台湾统一超商有关人士透露,3月底4月初,7-11将在上海召开开店仪式,同时3、4家7-11便利店将同日开业。据介绍,此次进军沪上市场,7-11已将目标瞄准高端人群并策划在一系列商业区进行店址拓展,力争在3年内开拓出100家便利店。

  “由于我们是‘后来者’,因此我们将目标瞄准白领阶层,同时选店址也是在一些高端社区为主。”统一超商相关人士说道。

  偏居中国华南一隅的香港牛奶公司,对7-11的未来也是充满信心。

  “我们在广东的门店数目已达500家,我们仍期待在未来三至四年将门店开到1000家。”香港牛奶公司旗下广东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南中国行政总裁李佳惠说。

    快步向前

  此前,有相关媒体就报道说,7-11将要加大在中国的布局力度。

 7-11计划在华成立全资子公司“7-11中国”,已向统一集团授上海市区的加盟连锁权。目前北京地区通过当地合资公司一直采取直营店模式,现认为商品管理、物流体系已具备,决定加快该地区加盟连锁步伐。

    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就在五年之前,日本伊藤洋华堂曾经大肆高调表示要进入便利店竞争异常激烈的上海市,但是半路夭折。

  风水轮流转,上海如今便利店竞争激烈,有些企业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使台湾统一超商进入上海后通过并购对手进行发展变的可能。

    变数丛生

  目前上海便利店竞争已经白热化,早在2004年起,上海便利店行业停止了大跃进式的发展,相继进入盘整阶段,休养生息之余互相比拼“内力”,一些经营上无法突出特色,成本无法降低的便利店公司在这个阶段将被陆续淘汰,而7-11之于便利店行业,就如同沃尔玛之于大卖场,它的进入和扩张,很可能加剧这一状况。

  据了解,上海已有24小时便利店几千家家,一些大的便利店公司仍在不断扩张规模,如“联华快客”、“可的”、“21世纪”、“好德”等公司依然竞争激烈,7-11进入上海虽然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他们进来后,市场上是否还有新的空间,这将成为一个悬念。

  就外资便利店公司来讲,外资也不一定就具有超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早在九十年代中期,7-11就开始在深圳开业,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深圳、广州的开店数还未超过500家。日本的罗森便利店进入上海近10年,亏损累累,也已将控股权转让给了中方合作者,这说明外资便利店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7-11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还得由市场说了算。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