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化妆品行业内,有经营者将代理商调侃为“品牌的搬运工”,而这些代理商显然并不想拘囿于此。一些新的变革正悄然进行中,改变并未超越代理商本身的职责,只是让其功能得到了更圆满地发挥。这些走在改革浪潮前端的中间商们,正以一种“旁敲侧击”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甩掉物流商的“帽子”
代理商们显然不愿背上物流商的名号。记者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那家只是纯粹的物流商而已,没什么可以拓展的余地”,一些经营者对此不屑一顾。而对于代理商本身来说,被称为物流商也有着更多的无奈。在强势品牌的光环下,代理商反倒成为了弱势群体,对于合作方的姿态有时会显得“唯唯诺诺”。
结算货款、管理账目、送货配货等,代理商的每日工作止步于此,成为品牌方名副其实的“二手掌柜”。若要获得可期的长远发展,代理商必须做出改变。代理雅漾、Skin Food、雅呵雅等品牌的广西科桥佳正是广西科桂的下属子公司,分管跨国品牌运营的科桥佳在财务上完全独立,这样的子公司还有4家,“目前每个子公司的物流是分开的,几年后科桂要将所有的物流都集中化管理,形成互动,这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在广西科桥佳副总经理黄翠冰的眼中,代理商的物流身份是既定的,但其中的可控成分也有很多。
广西科桂旗下设有专门的物流公司,仅从这点来看,物流只是代理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且专业物流公司分管的不仅只局限于本公司的业务,积极向外拓展也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自建渠道的远大构想吸引着许多代理商前赴后继,这其中,有不少失败者,但不遗余力地去实践者却众多。从中间商化身为终端商,这是代理商们心中的一个梦,昆明天琦贸易总经理王鸿即是。代理多种品牌香水的她正酝酿着一个远大计划,在未来的昆明闹市街头,顾客走进一间颇具格调的香水屋,在优雅的香氛中挑选着合适的产品。或许,这个设想的实现还需等待多年,但自建终端的梦想并未在这些代理商中泯灭。
品类之间的平衡与延展
在代理商选择品牌的路上,如何跳出固守的原则也颇为关键。“以前总追逐短线赚快钱的品牌,但现在我更愿意做一些长线品牌”,长沙欧迪公司副总经理张铁罗对此有着诸多感慨,代理白大夫稳赚了一笔之后,如今这个品牌每月的出货量不到10万元。如今,他更愿意接长线品牌,比如美伊娜多、DHC等,DHC的高人气和美伊娜多的后劲,这样的品牌组合让他感觉“很有平衡感”。
与此同时,当下一些代理商也开始寻找特色品牌,比如当前热门的无添加、天然、类医学等概念,以及身体护理、口腔护理等品类,这些都是探寻新兴市场的引子。“与其去争夺那些成熟品牌的市场,还不如选择一个新的切入点”,这是专业人士给出的建议,河南的郑晓丹显然早就谙熟了这个道理,在上海、北京考察几个月之后,他毅然把全副热情投注到引进个人进口护理品上,而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卖点牙膏、沐浴露之类的”行当,却让他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这正是抢占了市场的空白点。
在代理商的品牌构架稳固成型之时,其渠道的网络也正变得四通八达起来。代理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拓展其他品类也是聪明之举。广西科桂不仅仅只卖化妆品,在其所构建的百货和KA渠道中,也正售卖着科桂所代理的运动器材、家庭清洁产品,在化妆品之外又获得了延展性的品类拓展。而在其公司的新业务中,源生堂养发系列产品即是其自主开发,并在南宁建立了生产基地,在代理品牌之外,类似科桂这样怀揣着自有品牌梦想的代理商不在少数,无论是自主或是OEM生产自有产品,高额利润是最具诱惑力的一环。
中间新势力的未来话语权
作为中间渠道,代理商正极力争夺着话语权,不变的是代理商的桥梁作用仍存在,变化的只是代理商对于自身空间的提升有了更多的认知。这股中间新势力,也正随着国内化妆品市场的风起云涌而逐渐抬头,不仅是架通品牌和终端的“斡旋”者,更要在市场中谋求更多的话语权,以“旁敲侧击”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队伍。
“旁敲侧击”只是从边缘地带开拓延展,代理商本身的职责并未丢弃。无论是自建终端或是开创自有品牌,代理商的角色转换都需非常谨慎,在多元化的业务构架中,把控好每一关都至关重要。在代理商自身品牌结构完备之时,开发自有品牌并利用现有渠道优势进行拓展,这好似如虎添翼。
自建终端或是自有品牌,这些对于资金实力强大的代理商来说才有实践的可能。对于小型或新生代理商来说,不妨多留意市场,从小处着手,从空白点处创新,手握优势品牌,则可借力于品牌的力量而壮大自己,在与品牌的共同成长中获得发展,如此新势力日后也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