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晚,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聚美优品CEO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每份ADS 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申请。买方财团除陈欧、红杉资本外,还包括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买方财团占投票权90%以上,保证后续推进顺利。至此,聚美优品将走上私有化之路。作为知名的电商企业,聚美优品黯然从美股退市,距离其大张旗鼓上市的时间不足两年。背后原因几何?私有化后,聚美优品一定能迎来灿烂阳光吗?
2月17日晚,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聚美优品CEO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每份ADS 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申请。买方财团除陈欧、红杉资本外,还包括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戴雨森,买方财团占投票权90%以上,保证后续推进顺利。至此,聚美优品将走上私有化之路。作为知名的电商企业,聚美优品黯然从美股退市,距离其大张旗鼓上市的时间不足两年。背后原因几何?私有化后,聚美优品一定能迎来灿烂阳光吗?
CBO记者 彭适
市值“缩水”只剩9亿美元 造成投资人69%的亏损
2014年5月16日,聚美先于京东和阿里巴巴在美国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这创造了电商业的一个奇迹。据了解,聚美优品上市首日以27.25美元开盘,当天聚美优品在首次公开招股中以每股22美元的发行价发行了111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最高股价曾达到28.28美元。上市不足两年间,聚美优品曾连续多个季度实现盈利,最高股价曾突破39美元。
但在过去一年中,聚美优品股价持续走低,长期徘徊在10-12美元区间。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2月底,聚美优品出现暴跌,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股价从10美元以上迅速跌至最低的5美元附近,对比39美元的高点跌幅接近90%。
尽管7美元每ADS的价格比聚美优品最近十天均价高27%,但与22美元的发行价相比,聚美优品在上市不足两年内,却为投资人造成69%的亏损。
聚美优品CEO陈欧在随后发布的内部邮件中称,私有化的原因在于,在美股市场,聚美优品被严重低估。“虽然每一个私有化的公司都会强调自己被市场低估了,这看起来是陈词滥调,但对于聚美来说,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陈欧在内部邮件中表示。
海外上市之路不平坦 电商瓶颈加剧聚美困境
在一切以“数字”为准绳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国企业尤其是垂直电商在境外资本市场之路不平坦。与聚美优品同期上市的智联招聘也于2016年1月提出私有化,目前,奇虎360、航美传媒、淘米等达成私有化最终协议,中国手游、盛大游戏等已退市,巨人网络、分众传媒等已借壳在A股上市。
据了解,聚美这一价格私有化遭到了很多投资人的不满。去年5月曾有媒体称陈欧表示聚美优品被严重低估,正积极研究回归A股。而今,这一想法最终落定。
如果说境外股市不好混,驱动聚美优品发力转型的,还是当前电商遭遇的瓶颈。但网购红利逐渐在减少,流量枯竭成为上至阿里、下至小垂直电商的一大硬伤。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聚美优品的这一选择是内忧外患下的必然选择,但能否对业绩扭转奏效却不得而知,毕竟电商江湖和市场变化都太快。
截至发稿时,《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致电陈欧本人,其表示暂不愿就此事接受外界采访。那么私有化之后,聚美优品下一步将怎么走?
二次创业,能否逆袭有待观望
在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陈欧表示,私有化意味着聚美优品再次进入创业的过程,也能给公司的同事们带来更好的回报。经过私有化,聚美优品可以更灵活的去激励优秀的员工,让更多的人去享受创业带来的财务回报。
陈欧认为,上市后,聚美保持了高速增长和优秀的盈利能力,但聚美优品的股价没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价值。此时宣布私有化,是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战略意义。但有分析人士认为,聚美优品此时宣布回归,可能引发中概股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当然,私有化意味着企业灵活度的增加,这对于增长压力更大的聚美优品提供了相对放松的环境。
在2016 年聚美优品的年会上,陈欧表示聚美优品将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内容各种资源去创造影响力,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业内人士表示,此举表明聚美优品在扩充品类、跨境电商等方面遭遇挫折后,又一次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此次转发的内部邮件中,陈欧称在今年颜值经济的战略下,无疑需要在公司长期的发展上有更多的投入。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聚美优品可以更好的沉下心来做最正确的事情,而不用被股价和财报分散精力。私有化有利于聚美优品在转型期更灵活,做更长期的决定,能让其更好的应对转型和竞争。
完成私有化后,聚美优品的“二次创业”能否一举打破电商天花板,聚焦执行的战略是否有所斩获,一切都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