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3-15
  • 阅读量:2255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

今天315,这个话题好像躲不过去。一直以来,充斥于市面上的廉价假货洗护产品成为一大市场毒瘤,也成为职能部门和正牌企业打假的重点。宝洁、联合利华和拜尔斯道夫等旗下的日化名品成为造假分子盯上的“肥肉”,造假已成产业链,且多个窝点布局,非常狡猾和恶劣,假货在电商和实体渠道都有流窜。

 
今天315,这个话题好像躲不过去。一直以来,充斥于市面上的廉价假货洗护产品成为一大市场毒瘤,也成为职能部门和正牌企业打假的重点。宝洁、联合利华和拜尔斯道夫等旗下的日化名品成为造假分子盯上的“肥肉”,造假已成产业链,且多个窝点布局,非常狡猾和恶劣,假货在电商和实体渠道都有流窜。



临近315,负面新闻不断传出。相对于多个品牌爆出的过敏事件、消费欺诈等舆论风波,被警方缉拿的假货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就在前几日,昆明捣毁一制售假日用品窝点,查获500多件日化假货,涉案产品均为假冒名牌日用品,以洗发水、沐浴露为主,1名嫌疑人被刑拘,涉案金额达15万余元。该嫌疑人交代造假原材料均“是从广州一家批发市场运过来的”。昆明警方称,昆明市场常出现很多假冒化妆品,但说到制造源头还要追溯到一些沿海城市。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搜索了近几年影响比较大的日化类造假案发现,造假重灾区多是洗护品类,而其中又以洗发水、沐浴露尤为突出,品牌包括宝洁旗下沙宣、海飞丝、飘柔、舒肤佳、玉兰油和联合利华旗下力士、清扬以及拜尔斯道夫旗下舒蕾等,而广东等沿海省份成为“造假重镇”。


造假形成产业链  狡兔三窟设多窝点 

一直以来,广东都是中国化妆品生产制造的第一大省,也是日化产品的集散地,早已形成从假货产品的原料、制造到销售、科研的完整产业链。由于日化行业发展情况好,软硬件设施齐备,这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发挥”空间。

据了解,这些造假窝点大多分布在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的城中村内,造假者一般租用库房或地下仓库,在库房内机械化生产。据白云分局刑侦大队负责人介绍,“有的造假行为已经由作坊式生产向跨区域化、集团化、规模化生产发展,制售网络遍及城乡各地,另一方面犯罪团伙出现家族化特征。”


规模比较大的造假分子多形成完整的“一条龙”链条,从产品空瓶的生产,到标签的生产和粘贴,再到洗护产品原料的加工和成品的生产灌装,仿造市面上畅销的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都层级分明,有专人负责。

为防止整个造假链条在检查中“全军覆没”,造假分子狡猾地将各个不同的造假工序安置在不同工业区,一旦其中的一个窝点被查处,其他窝点还可以保存“实力”以“东山再起”。

甚至连规模较小的造假分子(如一对深圳的夫妻)也有两处出租屋窝点分放假冒产品的成品和空瓶商标。

高利润诱惑下的铤而走险  造假利润有层级  

恩格斯曾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而对于暴利的贪婪也成为造假售假者的嚣张行动的动因。

“高仿”日用品背后,有庞大的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市场做“支撑”。如今,洗发水等日用品生产设备已成规模地出现,配方也不再是秘密。大量仿真度高、价格低廉的假冒日用品充斥市场,且价格仅为正品三成至一半。

不同规模的造假团伙,由于团队规模、原料获取以及销售渠道等不同,所获利润也不同。

据2016年3月昆明造假案唯一的犯罪嫌疑人吴某交代:“一瓶假洗发水的成本也就五六元,批发出去的话每瓶10元左右,按这样算,每瓶可获利4元左右。每天批发出去100瓶,每月收入也有1万多元。” 

据2015年7月广东惠州造假案12名团伙中的主犯陈某良,一瓶市场价50元左右750毫升瓶装“飘柔”洗发水,制假成本为9元,其中瓶身6元、原液3元;而市场价为60元左右的1升瓶装“飘柔”洗发水,制假成本为瓶身6元、原液5元,假冒产品出厂价格为每瓶19~21元。产品由陈某良通过深圳某物流公司转运到全国各地,以6瓶一件的包装出厂,每件出厂价格为120~125元,每件可获利60元(平均每瓶获利10元)。

一篇题为《假立白洗洁精砷超标58倍》的报道中则提到,专业的“高仿”公司报价单有7种假货分类 ,同一种商品(以200ml装“仿”海飞丝洗发水为例)分为特质、精仿、高档、A货、B货、C货、快销7类。其价格为每箱(24瓶)180元到75元不等。

重点流窜于乡镇,二维码防伪不可信   

假冒洗发水除了一部分在网上销售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卖到了各地的批发市场,尤其是偏远农村。“像批发市场里面的,基本上都没有正品。如果买正品一般都是去大超市,只有说想要便宜的,才去那种批发市场买。”一造假案犯罪嫌疑人称。
.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不少生产销售假冒日化产品的不法分子已将城郊接合部和农村乡镇作为重点推销对象。 

而商品包材上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并不能佐证其真假,生产假货的不法商家如果盗取了正品商家的二维码,那么消费者扫描到的正品信息也有可能是冒牌货。据介绍,如果是一些简单并且没有加密的二维码,不仅可以复制,还能自己制作。

生产和售卖假货是利润驱使,购买假货则是“贪便宜”心理驱使。业内人士呼吁消费者购买日化用品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日用品,如正规商场、大型超市等。应当保持消费过程中的理性与警觉,不要落入低价陷阱,被不良商家诱惑而购买假冒日用品。

CBO橘子编辑综合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