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标不同和品牌参差不齐,韩国化妆品质量问题被多次点名。作为进口韩妆的一大口岸,山东海关在上半年就查获了7批次不合格产品。
近日在青岛召开的山东检验检疫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上半年,山东口岸连续检出7批次进口韩国化妆品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含有我国标准规定的禁限用物质和标签不合格等,对此,山东检验检疫局发布风险提示。
由于地理位置与韩国毗邻,受中韩自贸协定实施以及韩流文化输出等因素影响,山东口岸进口韩国化妆品激增。今年上半年,山东口岸共进口韩国化妆品3924吨、364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4.8%和181.86%,进口产品种类达几千种,品牌也逐渐由中低端品牌转向韩国主流认可度高的品牌。
随着进口数量的增多,韩国化妆品质量问题频发。原因主要是两国法规要求存在差异,我国化妆品检验要求日趋严格,以及非正常贸易渠道监管难度大,质量难以保障。
“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对化妆品接触材料有明确规定,要求不得含有或释放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有毒物质;而韩国《化妆品法》中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化妆品原料清单与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禁限用物质’清单存在差异。如,部分中药材成分在韩国被用于化妆品生产,但按我国规定不允许使用。同时,据了解,韩国很多中小化妆品生产企业不具备功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能力。”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说。
举个例子,今年1月和2月,威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两次从自韩国进口伊雅索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天冬氨酸硒,都对其采取烧毁措施。3月初,韩国化妆品伊雅索就“天冬氨酸硒”成分声明称,“天冬氨酸硒”并非化妆品禁用成分,是韩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成份。但是我国目前的化妆品原料目录中,有“天冬氨酸钾”“天冬氨酸钙”“天冬氨酸镁”等物质,没有“天冬氨酸硒”。
同时,我国化妆品检验要求日趋严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将代替原卫生部印发的《化妆品卫生规范》。新规对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禁限用组分和准用组分、检验方法等进行了修订。其中,将铅的限量要求提高4倍,砷的限量要求提高5倍,增加镉的限量要求,并收录了二噁烷、石棉2种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规定还增加、修订了化妆品禁限用组分,对准用防腐剂、防晒剂、着色剂和染发剂等均进行了修订。
通过非正常贸易渠道 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妆,质量监管难度较大,风险指数也更高。 据了解,韩妆市场是海淘、代购的重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渠道多,监管困难,质量难以保障,加上近年来,韩妆已成为造假重灾区,除了本土造假,韩国也有不法商贩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在2015年2月,韩国专利厅曾查获制造假冒某知名品牌面膜的窝点,假面膜中存在苯氧乙醇等禁止使用的防腐剂成分,大部分都是通过携带和邮寄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CBO橘子编辑综合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