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便民”
车站、社区、休闲娱乐场所,人流量大、消费群体集中,分布于此的北山便利店作为一种介于超市和专卖店之间的业态生存了下来。从2002年北山坡的一家小型便利店起家的北山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如今已是多业态组合,拥有了15家超市门店,但是便利店却始终是北山连锁最主要的业态,平均营业面积400平方米的62家门店(另有8家门店即将开业)遍布宜昌市区的大街小巷,2010年营业额更是保持月均20%的增长,稳稳占据着当地便利店“老大”的位置。
北山便利主要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北山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便利店的营运部经理路翠红认为,便利店最重要的就是做出独有的特色,“方便快捷”。路翠红介绍,凡是北山便利的门店都会免费为顾客提供饭菜加热、租赁雨伞、代缴水电费、冲泡方便面、自行车打气等服务。“我们每年都在根据顾客的实际需要增加服务项目”,在路翠红看来,北山便利在便民服务上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现在正在积极推进代缴交通罚款、代售火车票和飞机票等服务项目。
路翠红告诉记者,“北山便利从店长到员工都不会经常调动,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从店长到收银员和理货员都能认识70%-80%经常光顾门店的顾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顾客走进店内,一声“张大爷、李大妈”的招呼,可能就温暖了他们的心。“人员调动”方面公司可以整体把控,但是要人员不流动却困难重重。路翠红对此感到焦虑,2010年人员的流动较明显,招聘也很困难。针对80后、90后年轻员工重发展空间和价值肯定,轻待遇的特点,北山便利改变了以往只强调对店长培训的方式,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加强了对店员的培训,讲解公司的发展规划以及个人职业成长的空间,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地给员工送去关爱和问候。
除了“便”,还要“变”
“只要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品类的调整”。谈起北山便利的“及时应变”,路翠红露出一脸得意,“北山便利店最大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变’,我们的品类调整并没有一定的周期,只要是发现了问题,就毫不犹豫地‘变’”。为了保证北山便利得到最及时的市场信息,路翠红和督导都会经常亲自下门店,查看周围的商业环境以及门店的经营状况。店长也经常和顾客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再加之以分析单月门店的销售记录,制定出最贴近目标消费者的品类结构。
人流量大、消费群体集中的地方,又是商业网点偏爱的地方,便利店周边的商圈面临着“一日不变,如隔三秋”的境况,在这种状况下,便利店的应变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很多店开一段时间之后,周边地区的人流量和消费群体都会发生变化,只有不断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才有生存的空间”。 路翠红对便利店“应变能力”的重要性感触颇深。
便利店大多面积不大,一般在400平方米左右,这一特点成为店内品类完善方面的先天不足。路翠红有自己的打算,“我们追求的就是100平方米的面积陈列出500平方米所能陈列的产品”。要做到这些,北山便利在门店的划分上做得极为细致。临近医院的门店,就将其和临近车站的门店区分,虽然现在北山便利目前已有62家门店,但已细分出15种店型。不同的店型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组织商品。“同是牙签或者杯子,我们可能只会选取适合本门店价格段的一项单品,以实现便利店面积利用的最大化”
北山便利成为宜昌市第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路翠红认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在商品的组织上贴近市场。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的便利店都是以小包装的快消品为主,无论是货架还是商品,“小巧”是其主要的特点,尤其注重快捷食品。而北山便利面临的消费群体,既有流动人口,也有社区人口,因此在商品的组织上,食品占比75%左右,洗化占10%,百货类的9%,生鲜占了6%的比重。在这些商品上大、小包装兼具,同时在门店外面进行商品的展示。路翠红介绍,在节日期间,或者季节变更时期,根据特定的消费需求,做特定商品的展示,主要的目的就在吸引人流,即使不走进北山便利,也可能被店外的商品所吸引而不自觉地走进来。
面临万达广场在宜昌的高调入驻,路翠红对其周边的商圈充满了兴趣,“我们希望可以在万达和CBD周围再开些便利店”,在她看来,大卖场和购物广场的业态对便利店完全构不成任何威胁,商业点越是集中,对便利店来说就越有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