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中挖掘新商业模式,百货业态的化妆品区前景可期。
日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了《“百货渠道化妆品经营策略与趋势”研讨会会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五一期间,各大百货普遍实现两位数字增长,从品类上看,化妆品类已率先复苏。
01
占地小、复苏强,美妆挑起百货销售大梁
销售占比重、增长快、复苏强,是目前百货美妆经营所呈现的主要趋势。《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美妆区在百货店总体上面积占比不大,但销售占比突出。如王府井百货化妆品的销售额对各门店平均贡献19%;新世界大丸百货的化妆品经营面积仅有2000平方米,但集中了66个全一线品牌,综合能力位居上海第一;杭州大厦化妆品经营面积目前也仅为1400平方米,囊括了36个国际品牌,2019年实现6亿元的销售,多个品牌销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上述几家公司的化妆品经营在2019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东百商业因不断加大调整力度,增长超过50%;王府井2019年化妆品销售比2018年增长31%,达到44亿元。
被疫情“洗刷”过后的百货,复工后化妆品区以强劲之势首先复苏。据了解,五一期间,广百和新世界大丸的化妆品同比都实现二位数增长;广百在母亲节期间,通过多倍积分等营销手段,带动21%的增长;王府井4月的化妆品销售已超同期9%;杭州大厦4月份化妆品实现两位数字增长,五一销售同比增56%,预计5月底前追平前期销售缺口;资生堂公司3月销售恢复8成,4月实现两位数字增长。《10家百货五一美妆销售如何?财妹带你武汉一日游》一文也提到,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五一期间,百货美妆区客流量有明显恢复趋势。在武汉消费券以及节日气氛的烘托下,不少消费者选择回归百货线下消费,更有积极打出动销组合拳的武商广场,五一当日几乎大部分客流量都集中于化妆品区,热闹之景,颇有疫情前周末之势。
02
抓私域、获流量,直播带货成百货美妆常态
《报告》认为,疫情期间,百货私域流量价值突出,同时借助线上直播的优势,为疫情停滞的线下销售带来些许转机。据了解,杭州大厦一直聚焦高端会员的经营,2月20日因疫情闭店后开业的第一天实现销售1100万元,80%来自忠诚度较高的会员销售。北国新百广场的直播私域流量转化率平均达到7%。疫情的孵化下,直播带货深入百货美妆区成为常态,同时,直播也不仅作为销售手段,同时成为百货与品牌商互动、传播企业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报告》还显示,北国新百的4.18直播,借助“掌上新百”小程序私域流量、化妆品牌的影响力和网络主播的自带流量,实现超百万销售。利群集团福兴祥公司累计开展203场直播,实现493万元销售。新世界大丸百货打造行业内首个轮播实景模式,主播搭配品牌互动,主力品牌业绩均实现40-50万/小时。尽管线上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线下拥有的产品试用以及专属服务是其无法比拟的,店面依然是化妆品经营的最核心环节。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指出,百货店除了设立化妆品专柜,还普遍设立美容体验中心或美容房护理区、开展1对1护理服务、进行美容教学、开展会员限时限额试用和免费申领等服务。以线下的独特优势和体验,保持顾客高粘合度。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认为,美妆突破的意义不仅是在于化妆品类自身,而是百货集团以化妆品为突破口,让企业整体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拉动企业的会员营销、数字化、全渠道发展,同时,化妆品业态容易塑造年轻时尚的形象,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线下百货常常给人以传统、老旧的感觉,但是通过引入时尚化妆品牌,有助于改变企业形象,形成年轻时尚的经营氛围。此外,化妆品可以带动其它品类销售,形成交叉销售或连带,通过有效的品类组合和引流,将化妆品的消费关联到其它时尚品类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