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4-11
  • 阅读量:4312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红丽

    3月28日,“四大家”之一的立白集团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从广州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北京,向国家发改委汇报立白旗下产品涨价事宜。同时国家发改委也正式约谈了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三家企业,调查“集体涨价”的真相。

    从二月底市场初现涨价风声,到三月底率先提价的日化“四大家族”,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围绕涨价问题,冒出了很多个不同版本的猜疑。有的分析认为,这是“四大家”为垄断市场,暗通款曲所做的集体式串通涨价;有的认为这是日化企业为促进销售而“走漏”风声的销售手段;有的坦言是成本压力所致,是企业的无奈之举;而更多的人认为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涨价疑云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各方各执一词,最终惊动了政府层面,国家相关部门开始介入此次涨价事件。

    企业为垄断传言“喊冤”

    “涨”还是“不涨”,这是一个问题,关乎民生生活的问题,关乎企业盈亏存亡的问题。对于外界所传的垄断性涨价传言,不仅“四大家”感到委屈,记者采访拉芳、迪彩、浪奇、纳爱斯等10余个国内代表性日化企业时,出现了企业集体“喊冤”的局面。为“涨价”进言开路者不在少数。

    3月29日,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接受《化妆品报》独家采访,就目前舆论非常关心的日化品涨价问题进行回复。作为此次垄断性涨价传闻的“四大家”之一,许晓东表示,立白目前仅有两个低端品种即金桔和柠檬洗洁精的价格有所上调,涨幅在10%以内。

    对于涨价的理由,许晓东解释,目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下游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成本压力,“进入2010年以来,原材料在原来高位的基础上再次出现大幅增长,物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也不断加大,作为靠销量取胜的洗涤用品来说,利润空间本身就很低,已不可能完全由企业内部进行消化。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低端品种被迫做出价格调整。”

    他表示,立白集团的其他洗涤产品目前没有调整价格的计划。“个别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于立白集团几百个品种的产品线来说,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

    针对四大企业私下串通、涉嫌垄断的说法,许晓东明确表示:洗涤用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不存在为垄断市场而形成价格同盟的情况。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郑舞虹3月28日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次对外回应了对“垄断传言”的看法。 此时处于风口浪尖的四大企业——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立白,均是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对于媒体所报道的“四大家”联合涨价的猜测,郑舞虹认为这种结论经不起推敲。“由于该行业的市场化比较彻底,价格竞争一直很激烈,涨价行为是企业最后的一道防线,故不论是哪家企业在涨价时都会小心翼翼,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涨价。由于产业本身市场竞争激烈,且内资外资共举,故无法形成垄断性的涨价行为,个别媒体涉嫌炒作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

    关于“涨价”的N种理由
 
    对于涨价,大多数日化企业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成本上涨是其不得不涨的根本缘由。据悉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突现全线牛市格局,原油、动植物油脂等商品均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势头,价格节节攀升。而洗涤用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均来自石油、油脂,初级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扬,给洗涤用品生产成本带来了很大压力。

    洗涤用品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幅度都超过了40%,个别原料价格甚至上涨了100%。2008年金融危机前商品市场的涨价潮似乎又再次重演。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扬,加之水、电、燃料、运输、包装材料等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要素价格的上涨,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另外,劳动力市场紧缺、工人工资上涨也大幅推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记者近期调查数十家企业发现,2011年人工支出成本平均上扬15-25%,销售支出也平均有近三成的大幅提升。广东几大商超渠道的品牌企业在谈及企业涨价的忐忑不安时表示,除了原料、人力成本的支出增长,商超系统里内外资差别化对待造成的巨大渠道通路费用才是企业最大的负荷。在商超系统销售过亿元的某企业老板透露,如果大卖场的平均进场费用是18个点,可能给外资企业10个点,而我们内资企业就要提升到25个点。“我们在家乐福系统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盈利过,最多只能是盈亏平衡。今年各方面费用都在持续增长,如果我们不涨,将来关系到的就是生死存亡问题。”

    郑舞虹指出,就日化行业分析来看,2010年产品原材料的平均上涨幅度超过了50%,加上其它一些涨价因素,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25%左右。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2010年1-11月日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4.88%,而行业利润却下降了5.99%,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15.35%,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39%。

    高压下,企业仍旧“涨声一片”

    对于国家宏观层面的调控,以及相关部门的介入,舆论压力,是否会导致日化企业此次提价涨价行为集体“哑火”。记者也对此进行了走访。浪奇集团董事长傅勇国表示,虽然有很大压力,但是部分低价位、低毛利的产品仍然面临着不得不调价的事实,因此“该提的还是要提”,拉芳、采诗、迪彩等企业也均表示,公司旗下部分产品未来仍将提价10-20%。

    “无论是国内日化企业,还是跨国公司,产品毛利率均比较低,而且原材料占生产成本的70-80%,在这种情况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导致企业调整经营策略,起初将通过推出新品等手段来消化成本压力。但当原材料等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避免亏损,就不得不采取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郑舞虹表示,结合当前日化企业的普遍经营情况,涨价可能“不得不为之”。
 
    郑舞虹十分坦诚地表示,目前日化企业这种小心翼翼的涨价其实并不能完全消化原料上涨带来的影响。她认为即使产品价格上涨20%,对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带来大的影响,“以普通洗衣粉平均价格计算,调价前每吨洗衣粉为8000元左右,如果价格提高20%,则为9600元/吨,以每袋500克计算,每袋洗衣粉价格将上涨0.8元。以城市家庭洗衣习惯为例,每周洗2次衣服,每次洗涤洗衣粉用量50克计算,一袋500克的洗衣粉可以使用一个多月,每次洗涤成本增加0.08元,每月0.64元。因此,此次洗涤用品价格的调整,不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