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妆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白云虎
在笔者印象中,在参加过的行业会议中,几乎没有不提到“雅丽洁模式”的,这似乎成为最近两年来行业中最热门的词。这让我回想起了与雅丽洁的两次“亲密接触”。
第一次是应雅丽洁邀请在桂林为“百年名店”工程的会员客户做培训;第二次是雅丽洁作为与会企业和品牌在2010年第三届化妆品大会上的“概念店”中展示与陈列过程中的接触。这两次接触让我对雅丽洁的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有了初步了解;在以后与很多专卖店沟通中,也多多少少了解其实际操作的情况。这里,笔者想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个人对于雅丽洁模式未来之创造与创新的想法。
首先,谈谈 “雅丽洁模式”。简单地讲,“雅丽洁模式”的推广是建立在目前国内专卖店“商品结构”不合理和“店铺陈列”不规范的基础之上的。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随着专卖店渠道的不断发展,其市场地位和消费者认知已经不断提高。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快速发展之后,传统专卖店的“劣势”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商品结构不合理:传统专卖店的商品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有的专卖店以本土护肤品专柜品牌为主;而有的专卖店却以流通日化品牌为主;这些“不平衡”进一步影响了专卖店消费群的购买行为。可以这样理解,专卖店既没有“客流量”性的商品结构保障店铺客流量的提升;也没有“客单价”性的商品结构保障店铺客单价的提升;而“客流量”的提升是“客流量型店铺”在经营中的一个关键策略。同时,对于以屈臣氏为代表的“自有品牌”战略,也被很多专卖店的经营管理者奉为提升利润和市场竞争力的“法宝”。然而,很多专卖店无法自我开发“自有品牌”。因此,以上的二个重要需求被“激发”出来,成为市场的发展机遇。
★店铺陈列不规范:传统专卖店的店铺陈列更是“问题百出”。我们可以看到的两种典型现象是:一是以品牌形象专柜为主的店铺陈列,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店铺的杂乱,颜色不协调、尺寸不配套等;二是以自主货架为主的店铺陈列,同样也能感受到店铺形象不专业;这些“不规范”进一步影响了专卖店的消费群在店铺购买时的决策。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无法在店铺购买时,“更容易”和“更方便”地找到想要的商品,或者产生更多的购买冲动。特别的在店铺中间区域的布局与陈列,更是千奇百怪。然而,随着屈臣氏、万宁等成功的店铺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便捷和宽松的购物环境,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这样的购买氛围。很多专卖店虽然意识到了店铺陈列的重要性,但是却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来改善。
雅丽洁在对专卖店渠道市场现状的充分了解和把握之后,推出了“雅丽洁模式”中的“自有品牌”策略,并以“改造货架陈列”的方式加强雅丽洁品牌和产品的陈列展示,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提升店铺“客流量”。据相关信息显示,多数通过“雅丽洁模式”改造的专卖店日单产可以提升一倍以上。(当然,具体实际的提升量取决于不同店铺的情况)。
然而,在行业内对“雅丽洁模式”一片“欢呼”和“赞许”声不断的时候,以及随着“雅丽洁模式”更深入地推广所产生的边缘效应导致业绩提升效果下降的时候,甚至竞争对手采取相似的策略使“雅丽洁模式”不再新颖的时候,“雅丽洁模式”就要开始必要的“创新”和“创造”。那么,“雅丽洁模式”的“创新”与“创造”到底是什么呢?
★做透、做细:这也许并不是一条真正的“创新”与“创造”之路,作为专卖店的经营管理者,今天也许并不需要太多的“创新”与“创造”,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地“完善”和“提升”。也就是所谓的“做透”、“做细”。在与专卖店经营管理者沟通和实际店务诊断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雅丽洁”模式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产品陈列不明显、产品角色与价值不明确;客流量虽然提高了,但客单价却有所下降(主要是低价位的产品,一时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却无法让消费者产生更高附加值的重复购买)。所以,如何在“雅丽洁模式”的基础上,明确各产品的角色与价值、增强产品陈列时与消费者的沟通,“做透”和“做细”,才是“雅丽洁模式”持续性成功的必要条件。
★“品类管理中心”:传统本土化妆品专卖店的发展已经进入“管理出效益”的阶段。在所有管理体系中,“品类管理”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所谓的专卖店市场定位,其实就是“品类结构”的真实体现。如何掌握“品类管理”,是每一个专卖店经营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多数的专卖店在“品类管理”上,无法得到真正地执行,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效的品类管理必须基于消费者的研究、大量的数据分析、商品品类多元化采购与物流体系、品类货架陈列数据化等多项工作的开展。因此,作为“雅丽洁模式”的未来发展,可以向“品类管理中心”的方向发展,承担起中国本土化妆品专卖店“品类管理中心”的角色与职责。
综上所述,“雅丽洁模式”到了需要完善的阶段,无论是“创新”与“创造”,还是“完善”和“提升”,都必须适应未来专卖店发展的趋势——以消费者为中心。也许,今天的“雅丽洁模式”,在未来可以称为“雅丽洁品类管理中心”,一个属于“化妆品专卖店的品类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