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小却不失壮志雄心,发展战略架构尚不明晰但试图酝酿突破的中小化妆品企业,在“战略重新定位”之后,渠道管理难题仍然是其开疆扩壤的瓶颈所在。
“惯坏”了的代理商
记者日前在北京参加某品牌大型十周年庆典会上注意到,该公司今年的春季销售政策给零售商的出货价格已相当于三折供货,较以往出货价不低于五折的价格又作出了让步。一位化妆品生产企业管理者告诉记者,国内品牌化妆品出货价格基本上在五折,若算上其他返利、试用装、活动支持费用等,现在业界出货价多在3-4折。“业界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没有支持没有让价,品牌是没有代理商问津的;但是没有代理商,品牌也就没有了生命力。”一业内人士这样解释。
面对欧莱雅、宝洁、妮维雅等业界巨鳄的渠道下沉,全力向中低端市场渗透,本土化妆品中小企业在其赖以生存的渠道遭遇了强大的冲击。从组织经销商在国内观光逐步发展为到国外的商旅计划,从营销支持到政策优惠,从各式各样的物料支持到促销人力物力的支持……逐年增长的渠道维护已让厂商们头疼不已。
当然,头痛的也不止是厂商,连锁反应波及的还有那与之共同“起家”的经销商们。经销商们寻思着新的一年是否该换个品牌,这边的发展前景不错,那厮给的政策也很诱人……多项选择题化成矛盾同样缠绕在经销商们心头。经销商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尽可能地转移给厂家。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现在的很多经销商都给惯坏了,完全是‘甩手掌柜’只管打款、收账。”除了对企业人员和活动费用的依赖外,不少厂商也表示,已配送的促销赠品以及物料支持很多代理商都不能按要求发放到位,终端形象设计、展台排放位置都随性而为,全然不顾厂商的计划和安排。
终端网点的客情维护之“痛”
终端网点客情维护作为渠道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北京真百代化妆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姚贤畅曾这样表述:“如果把终端的具体工作比作‘几根线’的话,那么客情关系就是‘一根针’,所有的线都要通过这根‘针’穿进去。”
客情关系有赖于业务人员对与终端网点负责人的合作关系的维护。姚贤畅介绍说,一些配送及管理规范的连锁门店的销量占区域销量的大部分,业务人员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往往在日常的拜访中加大对这些网点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加大拜访频率必然增加业务人员的工作量。他们为了完成拜访次数,只能缩短拜访时间,如蜻蜓点水一般,如此一来,有些工作就不到位。这种无效劳动,会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此外,过密的拜访也会影响门店内的正常工作。处于销售高峰时,店员、店长忙于接待顾客,无法与业务人员建立有效沟通。而顾客少的时候,有的门店一天要接待多家厂家业务人员,店方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终端资源的流失。
客情关系的维护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其管理的某品牌2009年投入在客情关系维护上的费用占到公司总收入的4%,而这一费用到2010年预计增加到了13%。“这就像一把双刃剑,怎么拿捏企业都会有‘痛’。”
高品质服务的门槛
“仅仅依靠代理商的人员,显然是不够的。”天津艾迪玛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汇群表示,“培训、指导等,这都需要专业人员长期跟踪。”高品质的服务带来的是厂商导购(美导、化妆师或设计师)综合素养的高要求,这意味着人才的培养难度越来越大,而服务门槛也越来越高。于汇群这样解释,消费者需要业务精湛的导购,但业务精湛的导购往往不满足于服务人员岗位本身,她们往往希求更高的起点。“我们公司优秀的导购小姐平均工资都在5000元∕月以上,但这仍然不能避免导购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于汇群对此头疼不已。
北京安秀儿美容联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武剑青这样理解:“这种服务与需求的不匹配,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不匹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不仅仅是行业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认知的偏向。企业只能加大人才储备,加快人才培养外,但短期内这种不匹配仍然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显然,这种成本无疑给厂商的门槛不断加码。
相对于外资巨头而言,中小企业显然输在了起点,想要开疆扩壤,仍需要加强学习。于汇群认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步人后尘,赚取第一桶金尚且有所机会,但如若自身不累积出一套新的模式,不学习新的市场动态解决方法、不探究新的发展道路,将不能与对手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