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30
  • 阅读量:25185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宇 汪玮

    有调查显示,中国的零售商铺数量超过30万(不包括新渠道),在整个亚太地区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业态的多样化也是中国零售市场的一大特色,卖场、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对渠道份额分而食之。

    而在这30万家商铺中,KA卖场、商超数量仅有1.5万家,只占5%。此外,从2006年—2010年的渠道销售的变化看,商超渠道护肤品的销售情况也表现欠佳。一组调查数据清楚地显示了护肤品在商超渠道近几年的发展趋势:2006年增长幅度为57.4%,2007年54.3%,2008年52.6%,2009年50.1%,2010年下降到48.9%。

从该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护肤品在商超渠道的销售情况在2006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到目前为止,增速放缓,且增速递减幅度达14.8%。而据Euromonitor调查公司的分析数据,2006—2010年的五年间,中国护肤品市场的规模却每年以23.8%的速度增长。

    东洋之花常务副总经理林鹤飞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他表示,近几年随着专卖店和其他新兴渠道的不断崛起,仅主营护肤品的专卖店近几年就快速增长至10万家。护肤品在各渠道的销售比重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商超渠道的份额被逐渐压缩,商超渠道护肤品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市场正在洗牌

    除了多渠道崛起分食护肤品在商超渠道的市场份额之外,商超渠道内品牌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2003年,欧莱雅收购了曾经辉煌的国产化妆品品牌小护士,2004年又收购了国产唯一跻身高端品牌行列的羽西。2008年,强生收购了曾经举起民族品牌大旗的大宝。2010年丁家宜与COTY达成合作。与此同时,妮维雅、欧莱雅等国外护肤品牌开始向国内商超渠道渗透,而美即、相宜本草等国内品牌也逐步发力终端。

    在目前商超渠道中,护肤类产品销售仍主要以膏霜、乳液等为主,其次是洁面用品和沐浴露。在江西省优实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云翔看来,商超渠道焦点之争在品牌而非品类,“护肤品市场中大宝、小护士、丁家宜等基础性护肤品牌都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但也仅限于中低档产品层面,而中高端市场仍被妮维雅、资生堂、强生等外资品牌把持。近年来外资品牌纷纷通过收购或者降价杀入中低档市场,而原本经营尚可的丁家宜、大宝、小护士、羽西等国产护肤品牌又纷纷外嫁,目前商超渠道的护肤品市场已经基本沦为外资品牌的“殖民地”,外资品牌占据主导话语权,本土护肤品的命运变得举步维艰。

    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东洋之花在内的部分本土品牌已连续几年市场销售没有出现增长。长沙一言日用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慧君在谈及目前的商超护肤品市场时感慨万分,“在目前的超市渠道,妮维雅、卡尼尔、玉兰油等外资品牌占据着30%的销售,而唯一能够与之相匹敌的本土品牌为相宜本草和美即,两个品牌共30%的市场占有率让其笑傲整个超市护肤品类,而包括丁家宜、大宝等品牌在内的众多品牌则萎缩至3成不到,如果把被收购的丁家宜、大宝归于外资品牌阵营,那么这一市场本土品牌的现状则更为惨淡。”

    国产品牌机会仍在

    护肤品市场的品牌进出与收购也正印证着我国护肤品市场尚未成熟,处在成长期的洗牌过程,杭州新花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阮瑞德告诉记者,“不断有品牌进入或者退出是任何一个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目前的护肤品市场正是在经历这一过程,由于跨国品牌拥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市场沉淀,所以在竞争中会不断地抢夺本土品牌的市场,正如我国目前的洗发水市场,跨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有着天然的优势,而目前护肤领域,跨国公司还未形成强势垄断,所以本土品牌仍有突出重围的机会。”

    对此,成都佳兴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根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尽管目前的商超护肤品牌之间的竞争已逐渐白热化,但商超护肤品市场空间仍有待开发,因为目前护肤品在整个商超的销售占比有限,导致商超对于整个护肤品类不够重视,如果护肤品在商超渠道能够进一步释放市场能量,其前景也蔚为可观,而且相比整个日化行业竞争最为激励的洗发水市场而言,目前的护肤品市场无论是在品牌数量和市场成熟度都相距甚远,所以在商超渠道仍存在很大的突破空间。”

    相宜本草、美即、丹姿等品牌在商超的操作模式无疑为其他的本土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实例,而商超对于护肤品这一“小众市场”的逐渐重视也将赋予本土护肤品牌更多的发展良机。据陈树根介绍,“成都地区的东风连锁超市已开始和地区日化代理商合作,逐步提高护肤品在商超所占比例,如果代理商将所代理的护肤品和其他畅销的日化产品打包进入超市,超市将在进场费等后台费用上予以一定的优惠支持。”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