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11
  • 阅读量:1365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 郑永生 徐艺伟

      在品牌资源丰富甚至泛滥,化妆品行业早就步入买方市场的今天,不少新品牌“来去匆匆”,不少新概念在轮番轰炸之后湮没地“悄无声息”。竞争促使市场和产品越来越细分,对于新品牌来说,想争夺市场份额,第一步是必须实现精准的定位区隔。

      今年,拥有多年专业线背景的碧斯扛着“类医学”护肤理念的大旗进入市场,能否在“行业战场的千军万马中杀开一条血路”?代理商、消费者的“回声”是最好的答案。

    南昌中伟贸易有限公司 廖念萍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碧斯品牌主打“类医学”概念可能会对我这类相对来说年龄比较大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因为35岁以上的女性由于皮肤已经开始衰老,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光鲜,可能一般保湿、美白概念的化妆品难以在功效上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在选择化妆品时,她们会更看重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切实效果的产品。

      年龄较大的女性消费者更看重抗衰老、除皱等近乎医学美容的功能,而这也是一般主打植物、矿物质概念化妆品难以达到的功效。碧斯的“类医学”化妆品将医学美容的效果引入到化妆品中,让使用者感受到“疗效”。而且三十岁以上的女性一般都已经具备很好的经济基础,只要产品确实有效果,那么她们不会吝啬购买。

    某国产终端品牌经理 付清华

      从品牌的角度看,当今的化妆品市场已进入概念雷同时代,“植物”、“草本”等概念都已经被各大品牌热炒,每一个品牌都号称走差异化营销,专注美白或者保湿等,其实这些概念已经谈不上差异化了。

     如今市场上主打医学概念的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像白大夫、李医生这类以“医生”的形象出现。另一种就是纯粹的药妆,像国外的“薇姿”、“雅漾”,国内的“片仔癀”、“同仁堂”等,这些品牌以专业的制药企业为依托,能让消费者感觉这些药妆品牌更具医学效果,但是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这些药妆给肌肤带来的副作用也让消费者很担心。如此一来,在普通化妆品和药妆之间,“类医学”化妆品应时而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且这种“类医学”的产品与国家关于规范化妆品中“药”概念的规定不冲突,相信在市场准入方面也不会有障碍。

      浙江晨晖企业总经理 姚闯

      作为碧斯浙南地区代理商,2009年10月开始接下碧斯日化线产品。之前与公司专业线产品有过多年合作,对公司的产品质量、营销模式、科研背景都比较认可。除了有过合作基础这个因素之外,晨晖更看重的是碧斯日化线产品独一无二的“类医学”定位,找对卖点就会有市场。对于一个新品牌,推出新概念如果能在行业树立标准,成功营销,将对品牌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希望公司多跟进广告宣传,把“类医学护肤”理念植入更多的人心中,但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现在浙南地区约有碧斯的营销网点20多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营的这些专卖店销售情况发展不太平衡。在成绩较好的店里,“初来乍到”的碧斯月销售额在1万元左右。今年的规划是在年底之前,浙南地区完成50家零售网点的铺设,以终端销售拉动碧斯在浙江市场的知名度。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