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波及到日化行业的各个领域,继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提价后,洗涤行业的各个品牌,包括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立白在内的洗涤行业四巨头都纷纷发出提价通知,涨幅大约在5%~10%左右,日化企业正式掀起近三年来最大规模的涨价潮。
各地卖场与商超着手价格调整
竞争激烈的洗涤用品行业已经悄然涨价,包括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香皂、沐浴露、洗发水等都将在3月底4月初陆续提价,涉及所有知名品牌,平均涨幅在10%左右。多家商场负责人更表示,“目前已涨价的只是小部分品种,大部分品种还处于涨价申请中。不过此次涨价涉及的品种和品牌之多,如此大规模还是第一次见。”
广州:多个洗涤用品价格已经上涨,如纳爱斯的雕牌洗衣粉2600g的售价从16.5元/袋涨至18.5元,超能洗衣皂260g的单价也从4.7元涨至5.4元,立白金桔洗洁精1.5公斤的单价从10.2元涨至11.5元。
随后,记者采访了广州多家主要的连锁大卖场负责人,多位负责人纷纷向记者表示,现在宝洁的汰渍、联合利华的奥妙已经下发了涨价通知,预计4月左右将涨。而且一个月前就陆续收到了飘柔、力士、夏士莲、澳雪、立白、樱雪、六神等个人洗护品牌的涨价通知,有的是口头的,有的是书面的,几乎涉及所有的知名品牌,及大部分的洗涤用品品种,涨幅达到了5%~10%。
海南:三亚多家超市的部分日化品在2月份价格已小幅度上涨。据福乐多超市明珠店用品部主管何伟华介绍,近期日用品价格稳定,在2月份已经有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但3月份尚未接到有关提价的通知。“如果接到供应商提价通知,我们会调查市场,研究价格上涨原因,不会无缘无故涨价。”
随后,记者调查了位于三亚市红旗街的几家日化品商家,得知六神、立白部分单品价格上涨5%-8%,纸巾类产品时有断货状况发生。据三亚宏盛百货商行老板曾先生介绍,二、三月份部分商品在陆续涨价,上个月1.36千克标准的汰渍洗衣粉,价格由9.5元每袋涨到10元每袋。“我们得知的消息是由于石油涨价,原材料成本增高、运费上涨,致使商品价格上涨。”曾先生说,他目前已经收到经销商关于奥妙洗衣粉涨价的通知,而且其他日化品都有继续涨价的趋势。“目前涨价覆盖面广,幅度高的产品主要是立白的洗衣粉、洁厕精,六神花露水、沐浴露,涨幅在5%-8%之间。”
深圳: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用品企业近日以原材料上涨为由“联合”要求提价,提价幅度在10%,涉及到洗衣粉、沐浴露等日常用品,预计零售终端的价格调整将在下月初开始。
据家乐福深圳区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已经接到了宝洁和联合利华两大日化用品供应商的调价通知:“宝洁的产品提价从4月6日开始,联合利华的从4月1日开始”。
记者随后从华润万家也证实,该超市也接到了宝洁、立白、雕牌、联合利华要求提价的通知,涉及洗发、沐浴和清洁用品,涨价幅度10%。
企业回应:原材料大幅上涨为此轮提价潮“元凶”
据悉,对于日化企业这次很有默契的“集体”涨价,企业给出的涨价理由也很统一,均是“原材料价格上涨”。
针对本次涨价,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没有否认,他告诉记者:“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到50%。”曾锡文还表示,国内油价上涨也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今年外资企业都要享受国民待遇,税收增加了两项,以洗发水为例,增加了1.2%左右的税率。这些都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
另外,曾锡文还说,“不过,日化行业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如果我们涨价了,竞争对手却没有跟进,那惨的肯定是我们。因此,我们此次的平均涨幅没有超过10%。而且未来也不排除成本继续上涨而导致继续涨价。我们不是第一家涨的,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涨的。”
宝洁公司在面对此轮涨价潮风波时发表声明,“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支付的最终价格由销售产品的零售商决定。”宝洁在武汉的一家经销商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年初以来,宝洁旗下不同品牌提价幅度在5%~10%。”他表示,每次宝洁的原料供应商在合同期满会涨价一次。宝洁会给终端零售商一个指导价,但是不会控制终端的价格。很明显,宝洁将更多的责任推给了零售商。
浪奇的证券事务代表张晓敏告诉记者,近期是否会涨价,还没有得到通知,但是“浪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表示,具体的产品涨价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是原因肯定是原料价格上涨。
然而盛世传美首席营销顾问吴志刚却告诉记者,以零售价为基数,中高端化妆品成本仅在5%,洗发水、洗衣粉之类的大日化产品成本则偏高约在20%,只有很低端的产品才可能高达五六成。广东精实营销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军同样表示,原料成本所占比例只在一两成,主要的产品成本集中在营销渠道推广、人工和包装等方面,这部分的整体上扬才是更加直接的涨价原因。“广告和促销员等营销费用占据成本的50-60%。”凌雁管理咨询咨询师林岳称。
由于快速消费品的性质,有四成的化妆品广告均投放到了格外烧钱的电视上,导致广告费用相当之高。尼尔森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广告投放排名前三名分别为宝洁、欧莱雅和联合利华,全是日化品牌,在春节期间省级卫视上,也是化妆品和食品饮料共唱主角,大幅提升的营销成本显然将直接影响日化产品的终端价格。
涨价有风险 跟风需谨慎
日化专家冯建军表示,“日化企业其实有很多种办法来化解涨价,其中很有用的办法就是推出新品,但是现在大家都选择涨价,说明对于成本压力的容忍已达到极致。”此轮至上而下,高中低端品牌全线提价只能说明在原材料、人工、物流、卖场费用等等费用的全部上涨下,企业已经无法通过内部管理、工艺、配方、技术改良予以消化,最后只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涨价。
话虽如此,日化巨头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这个时候下发调价通知书,而涨价的时间也都在4月前后,这点实在很耐人寻味。而且目前在中国的洗涤用品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全国八成以上的市场。此前由于竞争激烈,大家都按兵不动,此次却集体提价,联想起本月西班牙给宝洁、欧莱雅等八家企业因涉嫌垄断,而开出的5000万欧元的巨额罚单事件,多少让消费者对此次的集体涨价心存怀疑。
其实,任何一个稍有对价格观察能力的人都能够判断出,此次日化企业集体涨价是伺机而动、谋定后动的。全国两会和3•15消费者权益日都过去的时间段是企业涨价最好的时机。虽然所有的厂家和行业分析人士都否认是行业合谋的行为,但如此“默契”的统一提价实在令人费解。
并且日化用品的价格,特别洗涤用品的价格上涨是对民众的心理预期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日化企业宣称的原材料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是事实,但所说的行业成本和利润空间并不被消费者所了解,整个行业价格上涨10%的幅度并不是小数目。消费者有权知道价格上涨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信息透明也同样会消除因涨价而产生的通胀蝴蝶效应。
不然,此次日化用品的提价时机和做法极有可能引燃2011年新一波的物价上涨风潮。近三年来,中国在解决通胀问题上一直秉承着从通胀预期下手的源头政策。2010年农副产品的价格变动持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通胀预期一直被政府与消费者信心的同一力量所限制,鲜有行业有率先涨价的胆量。此轮日化用品价格上涨在企业看来是谨慎的,却没有人担保不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引发新一轮通胀预期导火索。不管怎样,在限制通胀预期出现成为全民共识的今天,政府是不会眼看着日化用品巨头们联盟操纵价格的现象出现。
本土日化企业面对提价潮压力更大
早在2010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庄启传就多次被本土同行问到什么时候提价,对于成本上涨引起的提价话题,庄启传当时分析,从产品结构上看,外资品牌依然占据了高中端市场,民族企业更多的是在中低端市场上大展拳脚。这种产品价值链的格局,一旦原材料价格波动,本土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就首当其冲,究其原因,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不高是被动的根源。
对于成本上涨引起的提价话题,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庄启传表示,“本土日化洗涤企业总是"被提价"。”面对强势的外资日化品牌,本土日化企业大都硬撑而不敢提价。而现今,面对外资品牌的咄咄逼人和成本大幅上涨的大环境,本土日化品牌的生存已经“命悬一线”,不得已随之提价。然而,提价之后消费者是否买单?在失去价格优势后损失的市场份额又如何夺回成为本土日化品牌在提价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面对此轮涨价潮,日化品牌的代理商们并不担忧涨价会给中高端消费品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大多数代理商均认为,通货膨胀环境对中低层收入的消费者影响最大,因此中低端产品提价遭遇风险更大,品牌在提价前应做好相应的市场评估工作。事实上,纳爱斯年前的提价影响目前已经开始显现,销量开始出现下滑迹象。
目前宝洁、联合利华的深度分销工作已经渗透到农村县镇,甚至村级市场,各品牌的铺货密度没办法再扩大,实际上已经遇到了一个发展瓶颈,各大品牌的市场份额都已经相对稳定。此时调价,则意味着挤压彼此的市场份额。而本土日化企业在此轮市场份额重新划分的局势中明显处于弱势。此先,本土品牌尚能够凭借廉价的人工和价格优势与外资企业抗衡,然而2011年的“用工荒”以及各种成本的上调使得这一优势也逐渐失去。
“美丽行业是看似暴利其实非暴利的典型行业。”多位业内人士如此向记者表示,这句话也成为本土日化企业的真实写照。事实上,除了200多亿的宝洁、90亿的欧莱雅和80多亿的联合利华三大外资巨头之外,本土日化中过百亿的只有立白和纳爱斯,而过20亿的仅有上海家化、霸王和拉芳。国内4000多家公司大部分都在1亿以下,80%以上不过只是3000万规模。据冯建军介绍,虽然也有极个别公司的净利可达40%,但除了部分高端品牌外,一般洗护产品的净利不过3-4%,护肤品不过6-8%,不超过10%。“快消品行业的广告预算应是营收的8-10%,而化妆品企业却一般拿20-25%去投广告,所以造成行业利润很高的假象。而如果被绑上广告的战车,就上得去下不来。”冯建军称,对于存在“被动提价”可能性的本土品牌而言,在外资占据七成市场的格局下,渠道压力大过成本压力,更多还是应通过多做不同品类、延伸产品线,投放新产品、换新包装等方式来加大与消费者接触面,以便提高被销售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