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效护肤到医美全产业链。
在消费者愈发注重变美效率的时代,医美市场正迎来爆发。
观研天下数据显示,我国医美市场持续扩容,截至2023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69亿元。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000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医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入局医美赛道的玩家也越来越多。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0月,国内医美相关企业15.26万家,2023年全年注册4.71万家,同比增长38.54%。
在医美风潮之下,继华熙生物、福瑞达、贝泰妮、上海家化、丸美生物等企业之后,近日,百雀羚也加入了这个热门的赛道。
水滴信用官网显示,广西百雀羚医美科技有限公司于3月1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马力,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上海百雀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上海百雀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所属集团为百雀羚集团。
据介绍,广西百雀羚医美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业务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等。该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着,百雀羚正式进军医美领域了。
01
品牌战略路径:创牌、投资、推新
本土化妆品企业正通过投资入股、与制药企业或医疗机构合作、自主研发医用原料、布局线下医美渠道等多元路径加速布局“医美赛道”,从护肤赛道向医美全产业链延伸。
■ 创建医美品牌,搭建医美+功效护肤的多元矩阵
现下,不少品牌将医美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拓宽业务领域,寻求新增长点。
比如,已拥有玻尿酸护肤品牌颐莲、微生态护肤品牌瑷尔博士等功效护肤品牌的福瑞达生物,深谙医美赛道的广阔前景,于2023年12月推出了医学美容品牌珂谧Key C,以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完善公司多元矩阵。
据悉,珂谧以“专研轻医美围术期,科技美塑年轻化”为品牌定位,线上渠道以抖音为主,线下渠道则借助医美机构、生美机构,打造双美渠道。目前,珂谧已经上线二类械字号敷料、次抛等产品,开发了近百家医美医院,覆盖48家生美机构网点。
华熙生物也在对外的公告中表明,旗下医美品牌润致推出两款医美针剂新品,有望为公司医美业务带来进一步增长空间;同时,通过内生及外延的方式,加速推进各项医美管线,丰富公司产品线。
同样,锦波生物也在2024年的业绩快报中提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85.40%,其中医疗器械及功能性护肤品的销售规模大幅增长。
其中,重点医疗器械产品是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植入剂产品(三类医疗器械)。植入剂方面,公司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聚焦纠正眼周鱼尾纹、眉间纹、额头纹,坚持以直销为主,推广自主品牌“薇旖美”,截止到2024年6月底,其自主品牌“薇旖美”,已经覆盖约3000家终端医疗机构。
■ 通过投资潜力领域加码医美赛道
当然,投资具备潜力医美细分赛道也被认为是掘金医美市场的不错选择。
2023年10月,贝泰妮投资威脉医疗,正式布局“医美器械”。威脉医疗是一家提供微创及无创能量医学整体解决方案的医疗器械企业。目前正在自主研发的产品线涵盖外周介入类射频消融系统、医疗美容类射频治疗仪、超声治疗仪等高端医疗器械。
丸美生物则更加看好再生医学材料领域,通过先后投资摩漾生物和圣至润合,持续加码医美赛道。继去年2月,丸美生物通过其产业投资基金“青岛茂达”,向圣至润合注入数千万元完成Pre-A轮融资后,今年,丸美生物再次追加对圣至润合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被投企业摩漾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注射用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商品名:Aphranel®优法兰)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而这也是国内首张适用于面部软组织注射填充的羟基磷酸钙微球合规证书。
■ 进军械字号,瞄准医美术后修复领域
据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统计,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整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境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4894家,同比增长6.23%。其中,可生产Ⅱ类、Ⅲ类产品的企业分别增长4.64%、16.67%,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态。
以上海家化为例,去年,公司旗下品牌玉泽推出两款械字号新品——玉泽重组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和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液,进军医美术后修复市场。
丸美生物则在去年9月,推出了两款二类医疗器械新品——医用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和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