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21
  • 阅读量:1803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徐贤妍

进驻县市?扩张地市?
——高端化妆品的疆土之惑

  兰蔻将来会不会进驻发达县级市场?这是江苏江阴市华联商厦负责人考虑了很久的问题。作为百强县之首的江阴市,它在经济体量上并不亚于某些省会城市,不过现实却是,兰蔻暂时没有可能进驻江阴,而这些经济发达的县市百货依然在苦苦追寻着大牌的轨迹。

  另一个问题是,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奢侈品群涌入潮,它们似乎成为了大牌们的黄金热土,某些高端化妆品品牌甚至在一个地级市场布点就达3、4个。然而,事实究竟能否容纳如此之多的品牌体量?这也还需要市场进一步检验。

    傍身“奢侈”的青黄不接

     由于奢侈品高档形象的影响力,国内诸多商场对其趋之若鹜,即使“倒贴钱”也要想方设法做成这光鲜的生意。不过,一些商场在引进了奢侈品之后,化妆品或是其他楼层的品牌却始终未能跟上节奏。

  然而,商场打的算盘是,既然我有了LV、GUCCI,还愁兰蔻、Dior不来?眼下,这些商场在一楼区域都为高端化妆品预留了空间,只是很多目前仍是“三欧”等大众品牌为主导。《化妆品报》记者在年前采访中部某省会城市时看到,定位奢侈品消费的某商场,在一楼化妆品区却仅有Dior、FANCL两个品牌勉力支撑中高端格局,而Dior的邻居则是某国产品牌。

  相较其他品牌,Dior似乎已经成为众多商场里打头阵的一线化妆品牌,例如,上述商场所属集团下的所有百货都有可能借得Dior开拓高端市场,即使是该集团下的一家中端商场,Dior也赫然在列。而在东部城市无锡也是如此,当下Dior在无锡已有3家专柜,例如八佰伴虽然已有LV等奢侈品的进驻,但化妆品仍是“短板”,最初也只有Dior在独立支撑。

  如今,无锡八佰伴仍在努力向一线化妆品过渡,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毕竟在这个地级市场里,Dior、兰蔻、雅诗兰黛、香奈儿等品牌网点都已不止一家,况且还有英武百货、远东百货、恒隆广场在后虎视眈眈,虽然无锡在经济上的优势明显,但要一下就能容纳如此之多的一线品牌,恐怕也不现实。

    “大牌效应”带来的诱惑

    虽然竞争激烈,但百货们谁也不愿意放过那些一线大牌,“一个县城的百货花1000万元引进卡地亚,带来的效应究竟有多大?”某百货业内人士对于跟风形式表现出了极度的情绪,然而,现实却是,那些大牌的名头的确吸引了众多慕名者。

  《化妆品报》记者也听到了一些声音,在中部某城市一个一线化妆品品牌云集的商场,每月出炉的销售榜单都极为亮眼,这些数据让品牌方欣喜不已。然而,有知情人士透露,这种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商场方面自己在贴钱做着赔本买卖,不仅贴赠品,贴活动花费,还有内部员工被“强迫式购买”的,每位员工被要求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来购买这些一线品牌产品,以达成商场的销售指标,虽然这个说法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百货们急于拔高的功利心之强。

     与此同时,大力度折扣促销也从中低端一脉延伸到了高端市场,虽然高端品牌不会明白的打折,因为这会降低品牌的身份,但部分商场会出替代招数,如高倍积分促销,这种积分甚至可高达几十倍。

     “这就是变相的折扣,对于整体高端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某业内人士发出感慨。或许现在不下手,将来就没有机会了,这就是当下百货们的两难心态,无论是争先恐后地抢品牌还是使尽招数搏业绩,似乎都是商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做的选择。

    化妆品消费终将归于理性

  在上海工作的崔小姐,对记者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是我以后有钱,我就改用LA MER”,而她同时也表示并不太明了LA MER是否适合自己的皮肤。事实上,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使用LA MER更多只是身份高贵的象征,而《化妆品报》记者早前在昆明采访时得知,在当地最高档的百货——金格,常有一些暴发户甩手就购买类似LA MER等品牌价值几千元的面霜,在他们看来,品牌越贵的越好。

  “奢侈品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大连友谊商城化妆经理王平如此理解,在她看来,虽然多数一线化妆品品牌并不能算奢侈品,但当下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盲目性消费同样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有些类似于夹生的米饭,处于未熟将熟的状态。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市场总要经历一个混乱期后才能重回平静,浮躁过后,最终总能回归到理性状态。当下百货的纷纷升级也是如此,高端品牌对百货形象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急于求成,只有稳打稳扎,在细分道路之下清晰地抓住自己的客群,才能真正为百货日后的长远发展铺路。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