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众婴护市场中,强生的霸主地位无可置疑,而在“德国制造”中,婴护品牌也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势力,除却汉高早前收购的孩童品牌孩儿面身处大众一脉之外,来自德国的施巴、宝比珊、NUK、哈罗闪等婴护品牌,更多将目光转向了中高端市场,以避开与强生的直接对碰。
安全性是最大优势
随着食品、药品以及化妆品等品类安全问题的爆出,国内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意识提高了许多,尤其在涉及孩子所需的产品上。以安全性能著称的德国产品正契合了这样的需求。
“德国婴儿产品最大特色就是它的安全性”,施巴北方区代理商王卫东表示,消费者对德国品牌保有更多的信任感。
“德国有日耳曼人的骄傲,体现在工业产品上也是如此”,在王卫东眼中,德国婴护品牌的质量、配方都已成熟,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德国婴护产品的安全性更能让人产生信任感。
而打入中国市场多年的施巴,正是凭借着它的医药背景,让PH5.5平衡肌肤酸碱值这样的理念传播开来,施巴南方区某代理商对表示,德国品牌多年来的口碑积淀,使施巴获益匪浅,从去年施巴南方区销售额同比增长30%的速度看来,他对于施巴今年的销售也很有信心。
这种信心一方面来自于品牌自身的成长,另一面也是乘着强生信任危机的“东风”。虽然强生的大佬地位短时仍旧无法撼动,但显然它的“安全门”给了其他品牌可争取市场的机会。对于德国婴护品牌来说,将“安全”这个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在稳住中高端市场之外,或许还可以逐步分流强生原有的客群。
中高端姿态进驻中国
在以强生为主导的大众婴护市场之外,德国婴护品牌避开了竞争,选择了构筑中高端市场的金字塔,如今施巴稳占高端,从今年上半年北方区的销售看来,同比增幅达到了150%,网点拓展的增幅达到了30%,单点销售月均较好地都在5、6万元左右;宝比珊、NUK等品牌在定位上则稍低一层;此外,一些新进品牌如哈罗闪也觊觎着中国婴护市场,“会有更多的婴儿品牌因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而进驻”,某业内人士表达了如此看法。
匹配着中高端的定位,德国婴护品牌在渠道的开拓上也力求创新。以施巴为例,母婴专卖店系统的开发目前已占据其很大比例,如今,施巴在南方市场,百货店与母婴专卖店的数量比例为4:6;在北方恰好相反,百货店仍是主力,占到六成左右,而母婴专卖店则占三四成。对此,王卫东表示,母婴专卖店在南方的认知度要高于北方,未来将是儿童品牌最具增长潜力的渠道。
母婴专卖店的陈列中,也会根据面积大小作出不同比例的调整,例如小一点的专卖店会选择施巴5.5婴护产品专卖,而面积较大的专卖店则以婴护产品为主,成人产品为辅。如何以婴护产品带动成人产品的销售,施巴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方式。
凭借药学的背景,施巴成功打入了中国妇幼保健医院、儿童医院等渠道,通过免费派送的方式将施巴产品发放到新生儿父母手中。据了解,目前很多“80后”的年轻父母对于婴护产品的安全性能特别关注,也舍得花大钱投入,从目前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医院推广,销售不是主要目的,主要在于推广品牌知名度,让妇婴接触到施巴的产品,进而带动施巴成人产品的销售”,施巴南方区某代理商告诉记者,其他婴护品牌还尚未涉足这样的渠道。
未来有无可能叫板强生?
相较于强生的广告轰炸,德国系婴护品牌颇为低调,这种低调有时也让经营者有些无奈,毕竟缺乏广告力的推动,网点铺展就会显得无力得多。也因此,虽然有着良好的品质口碑,但来自德国的品牌占据地仍只是中国婴护市场的一小部分。
在记者与德国婴护品牌代理商的交谈过程中,也有人流露出对于强生霸主地位的钦羡, “作为进口品,关税较高,又不能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使得代理商没有更多的经费支持大量广告的支出,而且从利润空间上来说也不可能太多”,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也许可以寄望于德国婴护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或是在中国设厂,以合资品的形式来降低价格或成本,以期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那么,德国婴护品牌会否走入大众领域?“在德国也有类似于强生的大众品牌,但是目前看来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王卫东坦言,当前德国系婴护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量还未跟上,强生的绝对优势至今无人能敌,他认为待到二三十年后,中国中产阶级壮大了,德国大众婴护品牌倒是有可能进驻中国。
与此同时,以“安全”著称的德国婴护品牌也没能彻底摆脱安全阴影,早几年前的NUK爽身粉事件也曾让德国婴护品牌整体形象都有所受损。未来如果要想叫板强生,德国婴护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而首要的一点当然是要务必继续保持它的产品“安全性”优势,这无疑是德国婴护品牌制胜市场的重要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