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08
  • 阅读量:4335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唐雅倩

根据广东省日化商会统计的一组数据,截至昨日(6月7日),广东省已聚集2207家日化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57%。作为年产值占全国化妆品生产总量70%的化妆品强省,广东却一直鲜有地市将日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美妆大塘”的诞生,为广东省“野蛮生长”的日化企业实现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CBO资深记者 唐雅倩 佛山报道

今日(6月8日),广东(三水)日化产业基地揭牌暨入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举行,美凰、卡迪娜、深特宝洁、芬豪、雅丽诗等总投资额28亿元的13个日化项目现场签约入园,这距离大塘镇获颁“广东(三水)日化产业基地”牌匾仅仅过去了两个多月。

目前,该基地首批520亩用地的招商已经完成过半,而第二期2000亩用地也将于2018年推出。

>>> 日化基地重装启航,瞄准广东日化产业三痛点
  
为什么大塘镇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企业入驻?清晰的定位是首要因素。


大塘镇委书记戴志新

实际上,2002年成立的大塘工业园区已经聚集了超300家以纺织印染、化工、皮革等为主的生产企业,是佛山唯一的精细化工专区,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340多亿元。

去年,大塘镇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始着眼大塘镇的产业转型升级。经过深入研究,大塘镇明确提出将产业附加值高的日用化妆品产业作为全镇唯一主导产业,并全面开启“美妆大塘”建设。

“在目标确立之后,我们大量与日化企业接触,深深地感受到了广东省日化企业发展的三个痛点”,大塘镇镇委书记戴志新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表示,广东日化企业的发展多年来基本上是“野蛮式”和“放养式”,没有一个地区将其作为主导产业,这导致广东省虽然日化企业数量庞大,但是地位并不高。



 “在广东有科技园、智能装备制造业园区、五金制造业园区等,但是一直没有针对日化行业的工业园区,大部分的日化企业建在了居民区中,从而导致企业在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成本较高”, 戴志新说。

此外,广东的大部分日化企业的厂房是建在“留用地”上,土地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投入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也因此限制了企业自身与品牌的发展。

基于以上痛点,戴志新表示,大塘镇日化基地的建设,将能有效满足日化产业日益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

>>> 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大塘招商打出“13连发”
 
广东日化商会执行会长余雪玲总结认为,大塘镇对日化产业的专注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环保追求等趋势的兴起,为日化高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利好条件”,余雪玲认为,除了基础配套齐全、距离广州白云区仅50分钟车程等优势外,大塘工业园区还有着领先的环保配套,“园区内实施统一的集中供气供热以及集中污水处理,在去年的环保督查中,大塘没有一家企业关停”。


广东日化商会执行会长余雪玲

此外,大塘镇政府完善高效的服务也是入驻企业最看重的因素之一。此次签约的13个项目之一——卡迪娜日化产品制造项目,由广东卡迪娜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总经理邱建忠表示,政府服务和环保配套对于日化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尤为重要。“大塘把日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种重视让企业倍感鼓舞。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将不断以高标准规范企业发展,为企业上市做好充足准备。”


广东卡迪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建忠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塘镇共招商项目24个,投资总额达36.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日化基地的多项签约项目都呈现出日化产业“小而美”的特点,即用地面积不大,而产出效益十分可观。例如卡迪娜日化产品制造项目,总投资4.5亿元,用地面积仅60亩,但创税预计可达到 1500 万元以上。


>>> 硬软环境建设两手抓,“美妆大塘”发展驶入快车道
 
发展仅2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到13个,大塘镇日化基地的吸引力可见一斑。不过,在美妆大塘的规划中,单纯的产业集聚并不是其最终目标,戴志新表示,大塘将与广东省日化商会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日化产业载体和聚集区。



作为日化企业的发展载体,大塘镇日化基地将运营环境作为首要升级项目。戴志新表示,“软环境”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加快项目落地,提升项目报批等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政策扶持的力度,从促进企业动工投产、科技创新、专利发明、综合服务费等各个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和奖励。



而在“硬环境”上,大塘镇将进一步做优园区和日化基地的配套设施,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城市功能配套,为企业的生产生活、留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未来,广东省日化商会将继续协助大塘引入更多成长性强的日化企业”,余雪玲表示,在双方协作下,大塘镇计划在2019年底之前,引进国内外知名日用化妆品企业10家,其中投资超5亿元项目将有5个。此外,日化商会也将聚焦于对进驻企业进行服务,以期形成日化产业集聚效应,打造文化产业园区,从研发、销售环境等方面延伸产业链。



 

 

推荐阅读

0